“群众一日不脱贫,我就一日不离岗”——“第一书记”达娃旦增的扶贫心路

发布时间:2017-11-06 10:16:4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王军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达娃旦增,村里,扶贫,脱贫,群众

新华社拉萨11月3日电 题:“群众一日不脱贫,我就一日不离岗”——“第一书记”达娃旦增的扶贫心路

11月1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拉萨市城关区夺底乡维巴村第一书记达娃旦增在办公室高兴地哼着小曲。自2014年6月担任第一书记以来,达娃旦增的心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轻松愉快过。

当天,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拉萨市城关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山南市乃东区、林芝市巴宜区、昌都市卡诺区五个贫困县(区)脱贫。达娃旦增所在的维巴村也在脱贫名单之列,这意味着达娃旦增三年多的付出得到了肯定。

2010年,达娃旦增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考,成为拉萨市的一名公务员。2014年6月,他被派到维巴村任第一书记。当时,村里正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第一次入户精准识别调查,达娃旦增来到村里重点贫困对象强巴家中。昏暗的灯光下,前不久在工地上把腿摔伤的强巴正躺在床上养伤,妻子坐在一旁愁容满面。得知达娃旦增他们是来帮扶困难家庭的村干部,强巴低声对妻子说了一句“政府来帮咱们了”,随之转过身去泪流满面。

就在那一刻,看着强巴艰辛的生活和滚落的泪水,达娃旦增暗下决心,要把扶贫当成自己的事业,群众一日不脱贫,自己一日不离岗。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站就是一天,却只能吃一两顿饭。晚上久久不能入睡,冥思苦想都是扶贫的事。”达娃旦增向记者回忆着入户调查那一个月的历程。

了解到村里的实际情况,达娃旦增很快就拿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拼劲、韧劲。

要“拔穷根”,必须要落项目。2015年底,达娃旦增了解到,一家青海树莓公司计划在西藏建立产业园。为能争取到这个名额,达娃旦增一次次往乡里和区里跑,向上级部门和企业展示了维巴村的优势和信心。

付出总有回报。2016年2月,这家公司在维巴村注册成立了西藏树莓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并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流转模式。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达娃旦增积极为土地流转涉及的建档立卡户解决就业增收问题。全村流转土地面积604亩,租金2000元/年/亩。其中,建档立卡户流转土地126亩。除了拿租金,建档立卡户还可以参与企业种植树莓、黑加仑,每人每天100元工资。

在走访中,达娃旦增发现村里的不少贫困群众不是不勤劳,不是不想富,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该向哪里使劲,该选择什么样的门路。

于是,他总要找机会到村民家里坐坐,和村民拉家常。困难群众有的家里有病人,高昂的医疗费拖穷了全家;有的家里有残疾人,没有劳动力;还有的家里土地少,又没有人外出务工,经济来源单一。达娃旦增针对村民家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给予不同救助。

没有技术和资金的贫困户白玛想在村里开个馒头店,达娃旦增就联系扶贫部门先送她去学习技术,又为她修建了门面房、购置了机器和设备。现在,白玛的馒头店生意红红火火,年收入达2万多元。

达娃旦增说:“在村里,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村两委村干部和我一起努力;在村外,我又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在支持着我。”

达娃旦增说的这个“娘家”就是拉萨市城关区政府。在持续开展推进扶贫脱贫工作过程中,城关区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用实用的扶持措施:抓产业扶贫、抓易地搬迁、抓教育扶贫、抓就业培训、抓社会扶贫和抓思想脱贫等。

一项项计划有条不紊推进,一个个设想变成了现实,达娃旦增成功带领维巴村走出贫穷,村里人亲切地称呼他为“达娃书记”。

“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夺目亮眼的荣耀成就,但他如同温暖的火苗,照亮着周围的村民群众,给大家以贴心的服务和帮助。也因为有了他的助力,维巴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才能越走越顺畅。”维巴村扶贫专干尼玛这样评价他。

在达娃旦增和村里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维巴村成了“家富、村美、人和”的先进村:村里花香四溢,户户有产业,人人争先进,全村55户贫困户今年全部脱贫,户均收入近万元。

回顾这3年多的扶贫经历,达娃旦增表示,扶贫工作是个良心活,既需要真金白银,更需要真情实感的倾注。只有带着对广大基层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做,才能做好。

对于村里的未来,达娃旦增有着更长远的打算:一是利用村里现有的旅游资源,通过项目、资金、技术等支持,发展民宿旅游,提高村民的现金收入。二是利用树莓公司在村里建立树莓红酒、果汁等树莓精深加工厂的契机,整合村里的土地资源,联合办厂。

尽管维巴村已经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是一些村民自身脱贫能力和脱贫基础较薄弱,还存在致贫返贫的不稳定因素,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达娃旦增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帮扶政策,确保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