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要依靠农产品市场精准调控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17-11-02 09:26:33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作者:宋则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信息,数据,市场,创新,调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庄严承诺。“要如期决胜建成全面小康,”并誓言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体会,以实际行动落实十九大动员令,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确实需要多措并举,包括总书记同样看重、突出强调的,要“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同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总要求相比,这些方面特别是农产品市场驾驭能力、调控水平,仍然存在不尽人意、亟待补强的巨大短板。

农产品市场信息预警机制亟待完善

迄今为止,我国市场调控不仅政出多门,而且都是依赖参考历年、上年、上季度等“过去时态”的数据汇总报送来分析和决策。这些数据往往还没等到发布,就已经过时了。因为真正决定下一周期供求、价格状况的生产者、经营者们,为赶季节、抢时令或抓先机,并不会停下来坐等,他们分散决策所形成的下一步行动早已根据自己的判断开始了。所以信息迟滞必然导致调控迟滞,政府决策总是被动跟进、“赶不上点儿”。信息指导迟滞、失策无端平添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度,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能。

实践显示,我国农产品市场大起大落绝不仅仅是“盲目分散小生产闹的”,由于不了解市场规律,对市场先兆缺乏敏感,事前掉以轻心、浑然不觉,事后仓促应对、过度反应。这种失误连连、将错就错的判断和救火式决策,常常“做反了”和“做晚了”,再加上扶贫扭亏、财政输血等“急切的好心”,往往与市场“拧劲”,反而诱发恶性循环,造成极度夸张的伪市场信号和强烈误导,进而造成粮肉蛋菜果的潜在种植养殖供给能力的瞬间叠加或瞬间锐减。

实践一再表明,我国最稀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恰恰是高质量可靠、可信、可资预测预警的“将来时”信息。农业分散小生产者最渴望的,正是可供指导其实战的有价值信息。而当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得不到这类信息的时候,就只能迫不得已地“把市场当赌场”,从一哄而起,到一哄而散,大起大落年复一年。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

创建以先导型数据指标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体系

要以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创新工作思路,补强监管短板,将市场精准调控的主要注意力,从事后的被动跟进管理,转变为事前的主动引导服务,创建以先导型数据指标为基础的政府信息服务体系。为了让农民放心大胆做事,农产品市场调控的现实选择,必须是在加快提高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的同时,实行数据统计分析方式和统计分析指标体系的彻底转变,建立以“将来时”大数据指标为基础,有助于提前平抑市场大起大落“反周期”的先导型政府信息服务体系。而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技术层面已经不是问题障碍,关键在思路观念转变,在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这一转变将给国计民生、决胜小康带来巨大利益和重要支撑。

1、指标设置创新,建立先导型数据统计分析的指标体系

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可以选取、设置代表未来生产意愿,有扩张或收缩“苗头先兆”的问卷调查先行指标。对贫困地区相应指标设置要给予更多关注。凭借提前一个周期精准化掌控这些新动向,就抓住了精准调控引导农产品市场的主动权。

2、组织建设创新,建立先导型数据的调查采集队伍

先导型数据的调查采集队伍不同于以往的农村调查队,其职能主要不是搜集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的数据,而是搜集预示代表着“将来的数据”。这就要求调查队伍和长期观测点要下沉前移,动态跟踪,深入田间地头,努力掌握生产者、经营者最新动向和第一手资料,通过调查问卷和入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专门搜集汇总分析报送与肉蛋菜果等农产品下一生产周期有关联的最新动向,滚动采集下一周期的数据。这就需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提前数月对农产品生产、流通是扩张还是收缩的先行指标采集监测上。为此,要合理设置布局先导性数据指标的采集网点,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来抓好各地最新动向的汇总分析,同时抓好实时监测和定期报送制度建设,建立先行指标的数据库和扁平化的直接报送体系。

3、管理体制创新,建立统一扁平化的预测预警管理体制

政出多门往往导致“数出多门”、莫衷一是。我国首先要改变这种数据信息来源过多、口径混乱、信息错乱、无人负责、低水平重复的混乱状况,建立国家级、省区级、市县级分工明确、相互协调、高效权威的管理机构。国家级机构负责全局的掌控,省区级机构除了定期汇总及时报送以外,更要把握好本省区农产品生产先导型大数据和提前预测预警。市县级机构则定期同时向国家机构和省区机构汇总报送相关数据,运用互联网技术扁平化报送汇总,减少层级过多造成的数据迟滞耽搁。扶贫攻坚地区应该是报送体制创新的重点。

4、职能转变创新,强化政府前瞻性的综合服务能力

提高政府前瞻性的综合服务能力,就是要联手创建信息共享的多部门联席会商机制,像天气预报一样,根据对未来最新动向、先兆苗头的分析预测和把握,心中有数、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将监测重心下沉前移,至少提前一个周期,定期给出及时、权威、正确、可靠、管用的鼓励或限制种植养殖信息和明确的指导意见。这将为防止盲目性和损失浪费,为推进精准适度农业、集约高效农业、节能环保农业创造条件。强化政府前瞻性的综合服务能力的要点之一,就是对影响较大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主要品种,加强先行指数采集和实时重点监测预警,提前进行排查摸底。对扶贫攻坚地区要提供周到的专项信息服务。

5、责任意识创新,建立稳定农产品市场的问责赔偿制

今后再出现农产品大面积严重过剩,价格大幅下跌,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特别是扶贫攻坚地区,可以认定为“责任事故”,要追究相关主管部门和直接责任人的过失,责令其必须保护受损农民的利益,赔偿当事人的经济损失,不得推诿塞责。

当然,实施以先导型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统计、发布至关重要,但不可能包揽所有,况且瞬息万变的市场致使政府信息不对称缺陷以及灾害损失永远无法完全克服,小范围局部的波动在所难免,但大面积剧烈波动和巨额经济损失应该可以防范。提前发布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信息,给出精准化、权威性的种养殖指导意见和建议,是政府无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今后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努力方向。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