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近年来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目标、头等政治任务,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全面着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贫困县摘帽打牢坚实基础。
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作为“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连片特困地区“五区合一”的地区,近年来,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目标、头等政治任务,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全面着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贫困县摘帽打牢坚实基础。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综合得分位列四川省46个中低收入类区县第1位;村级财务“互联网+代理记账+精准扶贫”探索得到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壮大集体经济六种模式等创新举措被全省推广,走出了一条边远山区农村改革助推脱贫攻坚新路子。
“三路”齐走让活力迸出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川始终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的首要前提,不断探索发展路径,大力推动农村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化,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走好股权量化改革路。在全面落实好农村“多权同确”的基础上,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推广石椅村农旅结合壮大集体经济、金龟村股权量化增加集体收入等典型经验,变“沉睡资本”为活跃资金。
走好三权分置改革路。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切实开展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累计制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200余本,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走好产权交易改革路。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促进农村生产要素适度、合理、有序流转。建成县、乡、村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240个,覆盖率达到100%,建立县级农村承包土地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90%,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产权交易网络体系,累计流转农村土地1.45万亩,农村资源进一步得到盘活。
“三化”联动让体系新起来
北川始终把调优产业结构、培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依托山区丰富的生态优势、绿色优势,唱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狠抓经营主体培育、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品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村转型发展。
突出主体新型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北川坚持以家庭农场为重点,鼓励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发展,建立“公司(企业)+农户”“公司(企业)+农民专合组织”等经营模式,形成公司(企业)、合作社与农民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6家、市级示范社21家,专合社503个、家庭农场35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突出结构多元化。把调优结构作为重点,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消除无效供给,拓展高端供给,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基地提档升级,不断培育研发农产品(000061,股吧)新品种,持续优化农产品结构。累计建成中药材、茶叶、魔芋、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地75万亩,西羌黄牛、白山羊、生态黑猪、林下鸡等特色畜禽177万头(只)。加快特色品牌打造,继续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的申请和认证。北川白山羊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北川苔子茶”“北川花魔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高山腊肉、马槽酒等特色农产品名气打响,全县“三品”认证达到27个,先后获得全国魔芋产业基地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四川马铃薯种薯基地县等称号。
突出经营创新化。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资源优势,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采取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等形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探索土地入股有租金、劳力入社有薪金、房屋入社有红金、集体分红有股金;土地入股地生钱、劳力入社力生钱、资金入股钱生钱、房屋入股房生钱“四金四钱”模式,推广渭沟村“农房变客房”乡村旅游模式,实现房屋入股房生钱,力争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人人有股份、村村有收入、年年有分红。
“三动”同力让农民富起来
北川始终把壮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作为主攻方向,聚力产业增收带动、集体经济促动、项目资金撬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产业发展底力更加强劲。
产业增收带动。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围绕“短期能增收、中期能致富、长期能小康”目标,推动一、二、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深入推行庭院、园区、小片区、镇域等发展模式,探索发展循环农业。探索推广“依托旅游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旅游商品”等旅游扶贫模式,重点打造36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30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大力支持羌山农牧、安福魔芋、安特药业、大禹食品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加快普网·药博园网上平台建设,完善县、乡、村运营网络,实现“全企入网”“全民触网”,让更多农产品搭上网络快车走出羌山。
集体经济促动。整合农村水池、荒山林地、闲置房屋、院坝、厂房等资源,引导农户、贫困户以“三资”入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收益,持续深化“村集体+能人”“村集体+合作社”“村集体+种养大户”等集体经济发展六种模式,学习借鉴“财政资金集中使用、贫困户集中受益,产权股份化资本化、经营权集中化产业化、收益权明晰化持续化”“两集中、三权六化”投资收益机制,全县61个贫困村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益,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46元以上,实现长期稳定持续增收。
项目资金撬动。加大革命老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等项目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扶贫开发总盘子。严格落实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助等各类农业补贴政策。分产业量化“四项基金”,全年划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45亿元发力农业产业扶持、脱贫攻坚等重点。县财政统筹安排2180万元,用于218个非贫困村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并通过以奖代补、设立农业发展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让农村特色产业培育起来,集体经济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