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措施覆盖大方八成贫困人口

发布时间:2017-10-16 10:48:20 | 来源:深圳特区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乌蒙山,扶贫,贫困,脱贫

原标题:精准扶贫措施覆盖大方八成贫困人口

深圳援建的荔波县盐田港中学。

大方县深圳对口帮扶村新貌。

大方县委书记张瀚时(左二)在接受记者采访。

磅礴乌蒙,云蒸霞蔚。

美丽大方,山峦叠翠。

乌蒙山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毕节市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共有7县3区,总人口920万人,还有贫困人口92.43万人,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最艰巨的地区。

在全国政协鼓励支持下,自2015年12月1日起,恒大集团结对帮扶毕节市大方县,三年无偿投入30亿元,并自今年5月3日开始,计划再无偿投入80亿元,承担了毕节市其余6县3区的帮扶工作。

已帮扶大方近半贫困人口初步脱贫

无论大方,还是黔西、七星关区,在毕节一路走来,本报“大局”采访组一行到处都能看到恒大集团帮扶项目在当地动工、在建或是竣工的喜人场面。

大方县委书记张瀚时告诉记者,大方在一年多前还是重点贫困县,通过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已帮助约8.05万人初步实现脱贫,占总贫困人口的45%。

一年多来,恒大近三百人的专职扶贫团队常驻大方,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开展脱贫会战,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贫困家庭创业扶贫、特困群体社会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帮扶,六大扶贫措施已覆盖全县80%的贫困人口,大方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到处欣欣向荣。

目前,恒大集团在大方全县的103个重点扶贫项目全部基本竣工。其中,50个新农村、1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个奢香古镇以及完全中学、职业技术学院、慈善医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相继投入使用。287个肉牛养殖基地、22个蔬菜育苗中心、10223个蔬菜大棚、10.6万亩蔬菜大田基地、10万亩中药材和经果林基地已投入生产,引进的43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已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产业帮扶模式,实现了供产销一体化经营,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确保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2020年帮扶毕节全市稳定脱贫

为助力毕节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力推进大方帮扶项目同时,恒大集团今年计划再无偿投入80亿元,承担了毕节市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织金县、黔西县、金沙县、七星关区、金海湖新区和百里杜鹃管理区共6县3区的帮扶工作。

恒大集团方面表示,恒大将复制、推广帮扶大方县经验做法,抓住精准扶贫“牛鼻子”——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和就业扶贫,确保到2020年帮扶毕节全市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易地搬迁扶贫方面,毕节市6县3区还有3.02万户、13.29万贫困老百姓住在深山老林里面,路、水、电“三不通”,房子不能遮风挡雨。恒大集团计划投入25亿元,和当地政府一道,一次性把三万余户全部移民搬迁到县城内。7月中旬,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九个易地搬迁安置区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明年9月30日前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产业扶贫方面,计划投入55亿元,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经果林等特色产业,并引进、培育一批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化经营,帮扶20.3万户、6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就业扶贫方面,恒大集团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引进的上下游企业就地吸纳一批、恒大下属企业吸纳一批、恒大战略合作伙伴吸纳一批,帮助毕节市5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从而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形成民企直接参与精准扶贫新模式

“恒大集团帮扶不仅资金投入力度大,更带来了帮扶团队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服务。”毕节市七星关区区长胡敬斌说,恒大集团在毕节投入了一支能吃苦、能奉献、能打硬仗,能出思路、能出管理、能出技术、能激发当地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的优秀扶贫团队。

据悉,恒大集团共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321名优秀扶贫干部和15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扶贫队员,与大方原有287人的扶贫团队,组成2108人的扶贫队伍,派驻到县、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工作到村、包干到户、责任到人,不脱贫、不收兵。

“恒大集团连续投入110亿元,帮扶毕节整市脱贫,形成民营企业直接参与精准扶贫新模式。”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肯定地说,目前,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全市117个贫困乡镇按省定标准退出,284个贫困村按国家标准出列,新扶贫标准下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7万人,脱贫攻坚正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决心和强攻态势向纵深推进。

深圳倾情帮扶荔波惠民生

擦亮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黔南州荔波县地处贵州最南端,毗邻广西,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近年来,深圳在教育、医疗、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大力帮扶荔波,助推荔波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长足发展,不断擦亮,让这颗“绿宝石”熠熠生辉。

荔波孩子有福了

荔波县有一所以深圳盐田港命名的学校——荔波县盐田港中学。走进校园,记者看到,花园式的校园环境优雅别致,亭台轩榭,小桥泉池,相映成趣。

见到深圳来的本报“大局”采访组一行,校长玉卓激动地说:“得益于深圳的帮扶和盐田港集团的大力支持,学校才有今天的发展啊!”

玉卓说,荔波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87年。2005年,深圳盐田港集团捐资450多万元兴建盐田港教学大楼,学校于2008年8月顺利迁入新校区。2009年9月,学校命名为荔波县盐田港中学,并设立“荔波县盐田港中学贫困助学基金”。自2009年以来,深圳盐田港集团领导及员工向“荔波县盐田港中学贫困助学基金”注入资金近60万元。目前,学校有4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多名。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学校的室内体育馆很热闹。体育馆外,一群正打陀螺的学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5名学生展示了传统民族绝技——掌上陀螺秀。扁平如锥饼状的陀螺,在小小的手掌中快速旋转,仿如跳“华尔兹”。

“整个黔南州,拥有室内体育馆的县级中学只有我们盐田港荔波中学这一所,荔波县的孩子很幸福啊!”玉卓自豪地说。

村里的路修好了,女儿回家更方便了

当采访车进入荔波县甲良镇益觉村村口,一条宽敞、笔直、通畅的道路展现在记者眼前。

同行的黔南州扶贫局世行办主任杨俊程介绍,益觉村位于甲良镇西南部,属省定二类重点贫困村,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等问题一直阻碍益觉村的经济发展。

黔南州扶贫开发局副局长莫利红告诉记者,2011年,深圳对口扶持资金投入100万元,加上村民自筹15.5万元,总投入115.5万元,对益觉村进行道路硬化,项目建成后大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有效解决出行难、农副产品输出难的问题。

“路通了,村民都开心啊,通路仪式当天,村民们都自发敲锣打鼓,唱起歌来!”村委会主任莫治海激动地对记者说。

“感谢深圳人。”53岁的村民覃建珠说,“以前的路很不好走,一下雨全是泥巴。现在好喽,我有个女儿嫁到隔壁村,每个星期都回来,坐车十几分钟就到了,方便呐!”

深圳帮扶加快荔波脱贫攻坚步伐

“方村乡六合村道路硬化也是深圳对口帮扶的结果。”荔波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常昌友告诉记者,教育之外,深圳在医疗帮扶上也是不遗余力。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投入帮扶资金300万元,援建的荔波县人民医院盐田港门诊医技综合大楼已投用5年,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医疗卫生条件。

“深圳对口帮扶荔波注重民生,纾民忧、解民困,打基础、利长远,实实在在,成效显著。”荔波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吴帮定介绍,自2008年到2013年,深圳市光明新区累计捐赠荔波帮扶资金610万元,从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安居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副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荔波大力扶持。同时,光明新区与荔波还建立了干部互派学习、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加快了荔波脱贫攻坚步伐,助推荔波实现快速发展。

布依族村寨纳冗

长寿泉水清阳光变财富

艳阳下,一株郁郁葱葱的巨大古榕树,在布依族村寨——罗甸县罗悃镇纳冗村村头营造出一片清凉。

村里老人骄傲地告诉本报“大局”采访组一行,这棵古榕是长寿树,有上百年历史。

古榕下喷涌而出的是一大股清亮的泉,村里人称之为长寿水,滋养了村里的百岁老人。现在纳冗还有几位老人已是耄耋高龄。记者掬起一捧清泉,甜丝丝冰凉凉,很是可口。

全村人喝上了长寿泉水

现在已并入罗悃镇河东村的纳冗,是一个布依族人口为主的少数民族村。

“深圳帮扶前,喝到长寿泉水并不容易。”纳冗村原村委会主任、现河东村村委会副主任岑武勇说,整个村落居于山谷之间,而长寿泉水位很低,喝水用水要靠肩挑手提,很不方便。

“感谢深圳人帮我们在山坡上建好蓄水池,抽蓄长寿泉水,流入村民家。”记者随岑武勇爬上山坡,看到两个巨大的加盖圆形蓄水池。他说:“看,这就是六七年前深圳帮扶的项目,每个池子大概蓄水60多方,保证了全村人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这恩情要儿孙们去报答了

为了改变贫困状况,村民班梦海几年前曾到广东汕尾的珠宝基地打工。听说村里有各方帮扶,班梦海返回家乡,找机会求发展。

在村中91岁的班奶奶家,只会说布依语的老奶奶,要靠班梦海一句句翻译。“以前想到家里这么穷,我就为这些儿孙愁得睡不好吃不好……大家的帮助我们永远不会忘。我老了,这恩情要儿孙们去报答了。”

班梦海最热烈的愿望是村里能有一条机耕道,最大的梦想是把长寿泉灌装成矿泉水销往外地。

阳光将成为我们的财富

“村里还有20多户贫困户。”岑武勇说,“我们正探索发展特色养殖业,想法子创造就业机会,留住村里的年轻人,使老人、孩子也能得到照顾,提升生活质量。”

“看,我们光照多强,这就是财富。”随手拈起村间空场上晾晒的土豆片,罗甸县副县长程康说,“县里正和银行规划,准备向贫困村提供贷款建光伏电站,推动当地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巡视员刘京渝:

产业扶贫重根本深圳帮扶很给力

“在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是重头戏。”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巡视员刘京渝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多年来,深圳对口帮扶贵州围绕长效促合作,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在“输血”的同时,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助推了贵州的可持续发展。

招商引资助扶贫,深圳太给力了!

“深圳帮扶的高质量体现在产业帮扶上。”刘京渝告诉记者,20多年来,在招商引资方面,深圳累计协助贵州举办招商推介会28次,共签协议金额达930亿元。支持打造深圳华润(毕节)循环经济产业园、金海湖新区智慧产业园、长顺威远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重点引入华润、大中华等龙头企业入驻,吸引了一批大数据、商贸流通、电子信息等企业集聚发展。在产业转移方面,2015年11月,深圳市决定将深圳智慧产业园33家企业的制造基地整体转移至毕节经济开发区,建设“毕节·深圳智慧产业园”,签约资金达40亿元。

“围绕大扶贫战略行动,贵州扎实做好招商工作,树立招商扶贫理念。”刘京渝说,去年,毕节市到深圳举办了扶贫专题招商引资推介会及项目签约仪式,华润集团、正威国际、中兴等知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到会,推介项目22个,签约金额160.5亿元,“深圳实在太给力了!”

搭建绿色通道,让“黔货”风行全国

“省投资促进局坚决以脱贫攻坚统揽招商引资工作,精准推进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项目作为重点招商引资来抓。”刘京渝说,围绕贵州省扶贫地区“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情况,做到四个“精准”:精准包装产业扶贫项目,精准选择产业扶贫项目,精准推介产业扶贫项目,精准招商产业扶贫项目。

“在贵州农村,绿色、生态、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具有突出优势,‘黔货’已经渐渐为人所熟知。” 刘京渝说,贵州正以此为出发点,在深圳等对口帮扶城市支持下,搭建起种养殖到流通、消费全产业链的“黔货出山”绿色通道,以电商等流通体系建设为带动,加快挖掘和培育名优特产品,让贵州优势农产品风行全国,推动贵州农民脱贫致富,形成可持续的致富通道。

产业扶贫要从实体经济入手

刘京渝说,产业扶贫最根本要从实体经济入手,通过招商引资把产业做活。

据其介绍,当前贵州结合自身优势,梳理大健康、大数据、农业等多个重点招商产业,这将加快脱贫攻坚步伐。2017年以来,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共指导全省66个贫困县策划编制招商项目2234个,涉及山地旅游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等产业。在引资方面,贵州正抓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契机,设立投资事项代办服务中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搭建平台,开展产业链招商。

刘京渝翻开《贵州省产业扶贫招商指南》告诉记者:“这本招商指南刚刚新鲜出炉,项目具体情况、支持政策、投资服务写得清清楚楚,我们要让更多投资商看到多彩贵州的美好前景!”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