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走在扶贫最后一公里上的农大教授

发布时间:2017-09-25 15:13:18 |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扶贫办 | 责任编辑:焦梦

关键词: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农户为中心,协力扶贫

    编者按:李小云教授在河边村实践的以复合型产业为核心的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实践是一项创新性的扶贫实践, 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李小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扶贫开发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安排。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成为上下齐心,共谋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全社会的集体行动。

在这场攻坚战中,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作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从2015年初开始扎根基层,深入云南省勐腊县贫困瑶寨河边村,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贫困农民共同生活、共同探索,在理论积淀的基础上创新实践。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创新,初步摸索出了以主导产业拉高穷人收入为特点的复合型产业为核心的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的创新路径,并且实践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中心”的扶贫方式。

求真务实,走在扶贫理论研究前沿的社会科学家

李小云教授被公认为是在农村扶贫和发展理论研究方面的国内优秀专家。他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扶贫政策和扶贫实践研究工作,积极倡导和实践参与式扶贫方法。受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开展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的政策研究,其研究成果《村级扶贫开发的框架与方法》被政府采纳。自新世纪以来,李小云教授在贫困标准及贫困治理等方面发表了诸多著述,与此同时,他接受众多主流媒体采访,宣传解读政策,立足现实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产生了积极的政策影响和社会效益。由于其在扶贫研究领域的特殊贡献,李小云教授于2004年获得首届中国消除贫困研究奖,于2011年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友成扶贫科研成果奖以及全国扶贫系统先进个人。李小云教授对农村扶贫开发瞄准机制的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社会科学三等奖。

李小云调研现场

扎根基层,在扶贫实践中提出了以“贫困陷阱”理论框架为核心的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的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李小云教授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作为激励自己行动的鞭策。2014年底,李小云教授赴云南省勐腊县做实地研究,他与县扶贫办的同志们一起,在全国整乡推进项目镇勐腊县勐伴镇调研,先后深入茅草山哈尼族山寨、河边瑶族山寨等少数民族贫困村做驻村调研。调研中他发现,处于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村庄都陷入贫困陷阱之中,这些村寨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且由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原因,外出打工者很少,生计依赖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民可支配年收入很低,没有资产,居住条件极差。这种类型的贫困村寨深陷贫困陷阱,如果没有特别的措施,仅仅依靠一般性扶持措施,并不能帮助贫困农民彻底摆脱贫困。调研过后,李小云教授深感不安,在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后,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们依然生活艰难,他们在深切盼望能得到切实的扶持,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面貌。因此,李小云教授决定选择一个贫困村,生活在村里,展开旨在帮助贫困群体走出贫困陷阱的扶贫实践创新。

为了能够筹措一部分可以动用的社会资源,李小云教授在中国农业大学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勐腊县注册成立了勐腊小云助贫中心(简称“小云助贫”)。李小云教授带领博士生和小云助贫的工作人员首先在河边村展开了贫困诊断的研究工作,发现河边村深陷贫困陷阱,2015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4000元左右,而人均年支出超过5000元,几乎家家负债。低收入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教育和及时的疾病治疗。村内没有一处安全住房,道路没有硬化,雨季通行极为困难,严重影响生产生活。村民收入主要靠甘蔗种植和在热带雨林中采集砂仁。在贫困诊断的基础上,李小云教授提出了“贫困陷阱”理论框架,并继而提出摆脱深度性贫困的综合治理基本设想:在社会保障的强度和覆盖度不能大幅度增长的条件下,贫困农户的福利改善主要依靠个人的收入,而像河边村这样的深度性贫困村仅仅通过一般的扶持无法让贫困农户走出贫困陷阱,因此,必须创新产业发展思路,探索能够极大提高农民收入的主导性产业,同时又需要考虑产业单一的市场风险。李小云教授进而提出,利用河边村的自然景观资源、冬可避寒夏可避暑的气候资源以及瑶族文化资源,发展高端会议休闲为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为辅助性产业以及种养业为基础性产业的复合型产业体系。贫困诊断发现,要想发展这样的产业,没有人居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和人的能力的提高是不可能的,基于此,李小云教授带领团队与村民共同研究,提出了河边深度性贫困综合治理方案,该方案得到了勐腊县政府和勐伴镇政府的高度认可,并决定将此工作纳入勐腊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1  2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