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沙漠种植
“以草为媒” ——“植物大使”扶贫有了“国际范”
从1992年开始,菌草走出国门,被誉为和平外交的“植物大使”,中国扶贫经验因此多了一分“国际范”,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卢旺达,位于尼罗河源头,被誉为“千丘之国”,由于连年战祸,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2011年开始,林占熺率专家组开展菌草治理水土流失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种植巨菌草地的土壤流失量比种植玉米的减少97.05-98.9%、水流失量减少80-91.1%。如今,菌草生态治理已被卢旺达列为国家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项目。而“卢旺达样本”只是菌草援外扶贫的一个缩影。
1994年,菌草技术入选“南南合作”项目,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1995年被外经贸部列为援助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项目;1998年起,被列为我国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南非、斐济等国项目。成绩远不止于此:157期培训班,101个国家,5907名学员,这是截至今年6月,菌草技术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援外成绩单;中、英、韩、俄、日、阿拉伯、祖鲁等15种文字在传播菌草技术;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卢旺达、巴西、马来西亚、斐济、泰国等9个国家已建立示范培训和产业发展基地……
菌草种植地
为什么菌草技术可以大规模复制、推广到这么多的国家?
“如果说把菌草技术看做是‘鱼’的话,我们在援外中不仅授人以鱼,还提供了养鱼、捕鱼、加工鱼的一整个产业。”林占熺说,扶贫是菌草技术援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抓住了“产业扶贫”这个关键点,才使得菌草援外“为有源头活水来”。
有思路还要有门路。从2005年起,林占熺团队在南非开展菌草技术基地建设与产业化扶贫,创建了“基地+旗舰点+农户”的模式,仅花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南非夸那尔省建起了32个菌草旗舰点。为了确保菌草技术进村入户收到实效,林占熺对技术流程进行了简化,使得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简单到连南非的单亲母亲——“穷人中的穷人”都能掌握,让成千上万贫困农民学到菌草技术,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南非总统办公室调研后得出以下结论:菌草项目是南非影响最大、扶贫效果最好的项目。
2017年5月2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与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在联合国总部共同启动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菌草技术项目,并举行首次研讨会。菌草技术再次纳入中国贡献全球扶贫减困、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和具体行动。
林占熺和他的团队在研讨会上通过视频和具体事例,介绍了菌草技术项目特点和扶贫推广模式。卢旺达首都基加利蘑菇种植户莱昂尼达斯,参加菌草技术培训班后,于2014年成立了一家名为“得意”的公司,种植菌草然后用菌草培植蘑菇,培训、雇用当地青年和妇女生产的蘑菇,所获收入不仅让自己的两个孩子能上好学校,还自办了一个幼儿园。斐济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达乌尼瓦鲁说,菌草技术真正帮助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这不只是给斐济,而且是一个给全世界的礼物,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用成熟技术带来实际成效的例子。”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从我国引进菌草技术,菌草技术将更好地服务我国整体外交,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林占熺说,将来,要利用菌草技术在各国复制中国菌草扶贫的模式和经验,进一步推动菌草新兴产业的发展,让菌草技术更好地造福全人类。(国务院扶贫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