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的李朝阳主动向组织上递交了申请在脱贫攻坚一线战场再干一任的《请战书》,他说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李朝阳和村两委成员查看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情况
李朝阳同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群众认可、社会公认。新华社、人民网、安徽日报、安徽卫视等媒体多次报道李朝阳同志的扶贫工作事迹。李朝阳同志连续5年在驻村工作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在年度考核无记名民主测评环节优秀率连续5年均为100%。
2014年10月,结束了在淮南市的驻村工作任期后,李朝阳同志又主动请战,经组织安排,担任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到任后,认真履职尽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倾心用力真扶贫、扶真贫,营造了良好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下“绣花”功夫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出色完成了扶贫任务。截至2016年底,河口村1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5.87%下降到1.74%,经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验收,顺利实现了重点贫困村出列的目标。2017年5月,新华社刊发了《养在山上的生态“脱贫牛”怎么睡觉》、《皖南茶山飘菌香—一个合作社扶贫的发展样本》、《贫困村首笔“集体收入”创造记》、《少年吴家洛的未来计划》等系列文章对河口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央人民政府网、北京日报等千余家媒体进行了转载。安徽省省长李国英同志在新华社相关报道上专门做出批示:当前,我们需要在推动产业扶贫上下更大功夫,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各地在产业扶贫方面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走示范引领之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坤晟同志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中,对我省石台县河口村的脱贫之路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其总结为“一个合作社的扶贫发展样本”。
2017年6月,李朝阳同志应邀作为访谈嘉宾参加了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全国范围内共邀请了3名驻村第一书记),在主题为“精准扶贫驻村调研一月间”的对话访谈中介绍了河口村的产业扶贫工作经验。
党建引领,双培双带。李朝阳同志带领村党总支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融合发展,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动员村里具有发展致富能力的党员、干部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村里致富能人发挥各自特长,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经培养,多位致富能人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李朝阳在村民们走访
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李朝阳同志到任后带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梳理了群众收入4个方面的主要来源,查找了影响群众收入水平提高的6个不利因素,分析了在发展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在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制定了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并坚持逐户摸底、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坚持立足村情谋发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本村“山地多、耕地少”的自然资源状况出发,本着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大力发展食用菌立体种植产业。
产业带动,示范引领。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李朝阳同志从河口村的自然资源状况、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以及现有产业基础出发,坚持市场导向,带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引进了秸秆食用菌种植等新的特色产业;同时,做好茶叶种植等当地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工作。在全村形成了秸秆食用菌种植、富硒茶种植与加工、中药材种植、生态黄牛养殖、植保服务、农机服务等特色产业群。还注意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动员贫困户根据自身情况加入适合的合作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打造成“发展载体”和“共富平台”。注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在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2017年4月,安徽省民委决定在全省贫困民族村推广产业扶贫的“河口模式”。
李朝阳与村民
强基固本,打通命脉。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基础,也是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到任后,李朝阳同志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了村组道路9000米,拓宽8000米。建成桥梁6座、拦河坝4座。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260户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对康村河实施了小流域治理项目。协调电力部门投入600余万元资金对全村17个村民组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协调电信部门投入100余万元资金实现了全村宽带全覆盖。争取安广网络投入50余万元实现了数字电视到组。争取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资金90万元新建了刘家、陈家畈两个村民组的防汛坝。争取11万元资金对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并添加了部分医疗设备。争取240万元资金新建了960余平方米的村幼儿园和村小学教职工周转房,解决了34名幼儿入托和14名教职工住宿问题。争取了40余万元对村小学运动场进行了改造。整合6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河口村便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建成了村级集体光伏电站1座、户用光伏电站40座,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为本村40户“三无”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对全村52户贫困户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如健康脱贫“351”、“180”兜底民生工程等政策,在全村做到了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