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在
中国慈善文化论坛(2017)上的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上午好! 非常高兴与各位慈善界、学术界、文化界以及媒体朋友们相聚在2017中国慈善文化论坛。我首先代表中国慈善联合会感谢浙江敦和基金会对本次论坛给予的慷慨资助;感谢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慈善联合会和新华网对本次论坛给予的大力支持!
我们为什么选择在浙江杭州召开本次论坛?因为浙江是一个慈善大省。多年来,浙江省的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成绩突出,一直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同时浙江慈善具有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慈善文化。特别是“浙商”也是非常有慈善情怀的一个群体,像马云、宗庆后、楼永良、徐冠巨等企业家,他们不仅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是慈善领域的领军人物。此次论坛在杭州举办,也是向浙江慈善表达敬意。
今天是第二个中国慈善日,我们聚会在这里,也是为了回顾慈善法颁布实施一周年所取得的成就,交流经验,创意未来。《慈善法》实施一年来,《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密集出台,使慈善事业有了根本的法律保障,并初步形成人人参与、公开透明、互动开放的良好的慈善生态环境。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接通中国善道—跨界·融合·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慈善界深入探讨的大命题,什么是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道?如何培育我们的慈善文化?如何构建及时回应社会需求的慈善服务体系?这次论坛汇聚了优秀的专家学者、行业实践者,相信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思想的启发。在这里,我有几点想法与在座各位探讨。
一是慈善文化发展,首先要接通古今善道,光大中华民族优秀的慈善传统。中国有着深厚的慈善文化传统,推己及人、守望相助、仁者爱人等慈善思想曾经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我们有责任让这些优良的慈善思想和慈善精神,重新焕发光芒。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以文化为每个组织、每个慈善工作者立言、立德、立行;将慈善文化浸入每一个国人心中,成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向上的价值观,培养文化自信。
二是构建专业的慈善服务体系,必须要连通中外善道,向发达的现代西方慈善学习。在全球化的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必须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慈善理论、经验和技术。特别是一些慈善发达国家的人人慈善奉献的志愿精神,慈善机构的专业服务精神,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我们要与国际慈善同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构建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现代的、专业的慈善体系。
三是凝聚各种社会慈善力量,及时回应当下需求,特别是最困难群众的需求。要打通所有善路,搭建跨界交流平台,让企业界、学术界、媒体界以及社会公众了解慈善,参与慈善。慈善组织需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要不忘使命,坚守初心。在这里我要特别引用民政部党组成员、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在中慈联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上的一段讲话,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相比,与党和政府提供的越来越好的慈善环境政策相比,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对慈善工作和慈善组织的期盼相比,我们目前所做的一切都还是初步的,还应当发挥更好的作用。”当前全国已经进入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我们慈善组织应该成为中央提出的2020全面迈入小康社会任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一番作为。对于极端贫困、特别需要救助、突发急难人群的需求,我们有义务去回应,去解燃眉之急,雪中送炭。我衷心希望各大企业、基金会、慈善会和社会服务机构与中国慈善联合会一起,共同搭建平台,凝聚善的力量,做出模式,做出经验,做出突出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