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森林、草原、草甸、沼泽和水面为一体,塞罕坝林区内的七星湖湿地公园近年来水位不断上升,环境越来越美。 摄影 房硕/人民画报
今天,塞罕坝已经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林三代」「林四代」已经成长。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这里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感受人与自然的共生。
在塞罕坝,“豆包地”是一种很特别的生态结构。上面是花草树木,下面乍一看是厚约10厘米的土壤,土壤下全是黄沙。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是樟子松落下的松针,历经多年累积,化作一层腐殖土锁住了沙丘。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建场最初的目标早已悄然实现。
而慢慢地,有不少年轻人走进这片林海,工作,安家,生活。
塞罕坝的年轻人
2005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于士涛考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相对城市,当时这里的物质条件依然谈不上优越,没有像样的娱乐设施,生活简单枯燥,但他很快就调整过来。“我是学林的,一定要来有林子的地方。”十多年来,于士涛和同事一起突破了多个林业尖端课题——成功实施了人工林不同密度、低保留株数抚育作业实验,开创了“小面积皆伐作业全林检尺”的调查设计新方法等,将造林成活率从85%提高到95%以上。
看着树从幼苗长到跟自己一样高,如今已是千层板林场场长的于士涛说有很大的成就感,“感觉和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如今,于士涛也有着典型的务林人样貌——肤色较深,还带着微微的“林场红”。2011年,他的爱人付立华选择结束研究生毕业后的“北漂”生活,也来到塞罕坝成为一名科研人员。
“跟其他大学生不同,我们林场子弟都说‘回到’塞罕坝工作。”第三乡林场坝梁营林区“90后”技术员、生产股唯一的女生、“林三代”宋莹莹说。
在林场,工作任务不会因为是女生就有所减轻。技术员几乎需要走遍营林区的每一寸土地,为了节约时间,他们经常早上7点上山,晚上天黑了才收工,午饭就靠早上拎上山的干粮。
春天是造林期,要打线、测量、刨坑,施工。6月开始营林,割灌、修枝、间伐、加围栏……冬天还要上山维护、查看长势,直到大雪封山后,他们才能有轮休,一年几乎和同事相处300天以上。“只要愿意,林子里的活是干不完的。”在宋莹莹看来,务林是熟能生巧的工作,但也需要投入很多感情。
尽管对塞罕坝的美景已经司空见惯,但她还是喜欢用手机拍下塞罕坝不同季节的照片。宋莹莹的家人大多是一线务林人,她也想和他们一样,看着自己种的树长高长大。“过20年跟自己的后代说,这是我年轻时候栽下的树。”
郭志睿2009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回到林场,在分场当了4年技术员后,调入了总场林业科。在他看来,回到林场是很自然的事——他的家人大多是林场人、他的家在这里、他学的也是林业专业。后来,他还进修了北京林业大学的在职研究生。
郭志睿在林业科负责林业生产、森林经营和勘察设计,要时常在山上做调查。和其他“林三代”不同,他的家人大多从事财务、电力等“非林”工作,因而他对林场的艰苦感触不深。刚到林场的时候跟着老师傅去作业地块,郭志睿还没爬到顶,师傅们却已经下来了,这让自认为身体素质还不错的他有些汗颜。
如今在山上呆久了,郭志睿已经是又黑又壮的“老”务林人了。在他心里,提升林子质量,不断创新,才能让每一亩地都能为生态环境发挥最大的效益,经营好老一辈护林人辛辛苦苦造起来的林场。
长久的功课
在千层板林场的苗圃里,高约三四十厘米的樟子松和云杉幼苗整齐排列着,自由地享受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实际上,这些新栽种的小树苗,已经好几岁了——三年长在苗圃、两年长在容器中。塞罕坝机械林场攻坚造林的幼苗都在千层板林场孕育。
55年来,三代林场人从未停止过造林。5年前,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达80%以上,留给“林三代”的不是石质山地就是荒丘沙地。一些石质阳坡,土层瘠薄、岩石裸露、地处偏远、施工难度大,有的坡度甚至达到46度。他们把这个工程命名为“攻坚造林”。
攻坚造林,关键在于解决土、水、苗的问题。乱石坡缺土,就把石头一个个挖出,在树坑里垫点土,挖出树坑后,还要背着苗木和土壤上山。树苗成活后,根须会自己顺着石缝生长;水可通过覆膜或拦蓄雨水解决。覆土防风、覆膜保水、架设围栏……每道工序都是对“林三代”的挑战。
“预计最多还要两年,塞罕坝就不得不停止造林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说。从201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完成了7万余亩的攻坚造林任务,成活率高于98%,预计再有两年就能完成剩下的1.3万亩,届时塞罕坝将达到86%的森林覆盖饱和值。
55年来,塞罕坝人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创造出一个个营林技术的新突破。如今,塞罕坝的目标是达到塞罕坝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和有序利用,实现青山常在。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在塞罕坝展览馆第三展厅,一个普及碳汇知识的触摸屏颇受欢迎。
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可作为碳排放指标,售卖给需要者以抵消其减排任务,这就是“碳汇交易”。森林的“呼吸”也可以变成财富。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造林碳汇项目和营林碳汇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备案。在北京环境交易所,第一批次18.3万吨减排量的造林碳汇已经开始运营。今天,塞罕坝形成了苗木、旅游、风电、木材等多种产业,据评估,塞罕坝资源总价值为202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比19.8。
而在此之前,林场也曾走过弯路。
上世纪80年代初,塞罕坝机械林场大规模人工造林阶段基本结束,全面进入以森林经营为主、造林为辅的时期。按照国有林场传统经营模式,采伐是林场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到2000年,木材收入已占塞罕坝总收入的90%以上。
木材产业带来财源,但人们也担忧起林木资源的消耗。为此,林场严格控制林木采伐量,并对树种结构进行调整。经过多年探索,林场推行了落叶松中小径材培育、樟子松大径材培育、绿化苗木培育、人工林健康经营、天然次生林改造培育、森林公园景观游憩林改良等6种森林经营模式。
如今,木材蓄积消耗不断降低,木材产业比重降到41.6%;林场建设苗木基地8万多亩,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等多品种优质绿化苗木,输送到北方多个省区市;塞罕坝的技术团队,承接了国内多个绿化工程;从2014年起,塞罕坝开始科学核定承载力,将年接待游客数量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林场管理者对风电项目选址提出了严格要求,只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不占用林地,不采伐林木……“塞罕坝的生态还很脆弱,我们必须合理进行保护开发。”刘海莹说。
种树、间伐、苗木培育、景观修复、森林旅游、碳汇交易、抚育森林……塞罕坝人逐步构建可持续经营的绿色产业体系,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取得平衡。
塞罕坝西北部的七星湖,是在100万平方米湿地范围中分布的七个形状各异的天然湖泊。2015年,这里涌出了“第八湖”。专家认为,“第八湖”的出现,是当地山水林田湖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塞罕坝生态改善的标志之一。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科学阐述了自然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有了树和森林,土地、山川、河流以及人类,才能生生不息。
据中国林业科学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至10倍,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靠山吃山,周边村民也长久受益。林场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其中森林旅游的发展,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农家乐、休闲游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塞罕坝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但在塞罕坝人心中,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塞罕”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坝”为汉语,意为高岭。盛夏时节,一望无际的森林里是深浅不一的绿,眼底则是各色野花盛开。这绿水青山是对塞罕坝人奋斗的最好回报,也是为后代留下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