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川大地小康梦 郎溪县合力脱贫攻坚释放“叠加效应”

发布时间:2017-09-10 11:32:36 |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方金海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扶贫,贫困户,脱贫,攻坚,帮扶

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片片新建的果园大棚焕发生机,一个个惠民的产业项目落地生根……这一幅幅农村新貌的画卷,正是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的成果。

“把扶贫政策吃透,把贫困户情况摸清,把帮扶办法和措施落到实处,把扶贫工作抓好抓实。”这是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郎溪县委书记张千水在今年召开的全县扶贫工作专题培训会上,向全县干部群众发出的动员令。

今年以来,郎溪人共同奋斗,阔步在扶贫攻坚的大道上。“动态管理”“双轮驱动”“脱贫质量”“副县级村官”“干部帮扶齐上阵”“行业扶贫无死角”“产业到户全覆盖”……一个个满含新意的热词,成为郎溪县脱贫攻坚工作最准确的注脚和诠释。一条贫困人口精细管理、贫困户精准帮扶、扶贫资源精确配置的精准扶贫路子正在郎川大地上缓缓铺开。

扶贫路上“敢为天下先”——创新模式亮点纷呈


破解脱贫这道难题,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释放政策活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郎溪县出台完善精准脱贫政策体系,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先后出台《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逐年脱贫滚动规划》《“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方案》等,相继制定农业、光伏、乡村旅游等15项配套政策,形成了脱贫攻坚“1+15”政策体系。畅通了行业扶贫与乡镇的信息联结渠道,确保政策落地。

同时,为加快推进扶贫开发,新阶段实施扶贫攻坚以来,县班子领导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单位全部调整到精准识别的贫困村开展定点帮扶,7月份将全县普通干部2182名均安排帮扶贫困户,实现所有贫困户由乡镇以上财供人员帮扶、1名帮扶干部包户不超过5户的要求。

6月26日上午,在姚村乡姚村社区罗家冲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广金家里,扶贫干部夏严正帮着他喂鹅,张广金说,他家的这60只鹅正是扶贫工作队赠给他的,“当时还是小鹅苗,现在长得可好了。”

夏严是姚村社区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自入驻姚村社区,夏严与另两名扶贫干部喻俊、翁剑积极配合社区开展扶贫工作。他们分片走访了社区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户施策指导他们发展特色种养业。“现在社区里贫困户家庭情况不仅仅建在档案里,还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平时在路上看见一些好的行业就在想我的贫困户能不能也干这个。”夏严说,“看着贫困户一个个脱贫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学会了走路,特别开心。”

  从“输血”到“造血”转变——产业扶贫百花齐放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脱贫,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是关键。要让贫困户真正从精神上站立起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为此,郎溪县围绕产业项目到户全覆盖,进一步摸清贫困户产业发展状况,目前全县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6411户、旅游扶贫112户、商贸扶贫45户、土地入股2427户、小额信贷548户、村集体产业分红386户。

凌笪乡下吴村东城组贫困户张培友的儿子在2013年9月被检查出患有尿毒症,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被打入贫困的深渊。2014年,张培友成了政府结对帮扶对象。当时村里大力发展白茶产业,他将自家6亩的山场改造为白茶园。在当地专业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张培友的茶叶长势喜人,2016年,张培友实现了茶叶种植收入18000元。“种了白茶,家里经济条件渐渐好转,老婆孩子的脸上又有了笑容了。”张培友高兴地说。

全员行动不让一人“掉队”——合力攻坚释放“叠加效应”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级部门、工作组以及“第一书记”为全县脱贫攻坚发力的同时,郎溪县建立社会扶贫爱心信息平台,推进“千企万户爱心结对帮扶”活动,打造“百企帮村”、“栋梁工程”等社会扶贫品牌,48家企业与28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

在毕桥镇,安徽宏云制茶有限公司主动与三个贫困村“联姻”,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在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壮大的同时,也积极开展贫困户帮扶工作。223亩黄魁种植基地已然建成,公司通过土地租赁、土地经营权入股到黄魁种植基地等形式,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益,另外还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基地从事除草、施肥、采茶等工作,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目前已带动55户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800元。

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星辰般点缀着县城风光;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农庄,图画般展示着美丽乡村的景观。在郎溪县,各扶贫主体积极融入、各司其职、主动作为的大扶贫格局业正在形成。扶贫攻坚,正变为政府、行业、社会共同高歌的一曲“大合唱”。全县人民奔小康的铿锵足音,犹如三江之潮,正在郎川大地激荡澎湃。

(作者:郎溪县扶贫办主任方金海)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