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西屯村民李志干,过去靠种田为生,全家三五亩地,折腾不出好日子。如今他穿上制服,在景区当起了保安,他的爱人也在项目区找到新工作。“家门口上班,一个月稳挣四五千元,日子舒坦多了!”老李说。
那桃乡平林村王雪磊,16岁就外出打工,打工的日子五味杂陈,却没给她带来多少收入。2012年,听说家乡旅游红火,她毅然辞职回家,成为巴马仁寿文化源景区的一名员工。
在桂西北“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这样的脱贫故事层出不穷。近年来巴马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借好山好水实施旅游扶贫,逐步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去年全县脱贫16599人,其中3600多人得益于旅游扶贫。
一张全域旅游图覆盖6万贫困人口
巴马,桂西北一处神奇之境。
千百年来,受益于这里独特的山水、文化滋养,巴马人普遍少病长寿。至2017年底,人口不足30万的巴马,竟有百岁老人89位。“带着爸妈去巴马”,成为许多旅游养生者的心声。
健康旅游产业火了,当地干部思考:一个产业如何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
盘阳河贯穿巴马全境,一江两岸上,农家乐、民宿……景点和景区商业渐次铺开。河池市委常委、巴马县委书记王军说,深入推进旅游扶贫,要将过去零星打造旅游景点,转变为覆盖全境的全域旅游。
旅游扶贫,制度先行。县里编制了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将6万多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全域旅游发展范围。在东山、西山两个贫困人口集聚的乡镇,县里规划建设民族风情游览区、红色旅游景区、生态观光景区;在盘阳河流域村屯,规划发展农家旅馆、休闲养生、农家乐等健康养生产业。
达西屯过去是典型贫困村,1994年才通上电,1996年才通了公路。全村有37户151人,村里房前屋后绿树环绕、村前湖水荡漾,可人均耕地不足1亩,村民守着好山水,过着穷日子。今年50多岁的李文旭,家有4口人,以前除了种田难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改变始于2011年。外地投资商看中这里的山水资源,来村里发展养老度假产业,游客多了,村民赚钱门路宽了。2016年,巴马县将达西屯作为巴马论坛的永久落户地,广西旅游投资集团在村庄原址附近统一给村民规划建设民居,并在民居聚集点建设特色商业街,达西屯村走上富裕路。
加大旅游扶贫,县里积极争取资金,重点打造坡纳、敢烟、达西等旅游扶贫农家乐示范点,以旅游促扶贫。同时,以金融扶持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为旅游企业、农家旅馆经营户解决贷款难题。
巴马县县长蓝海洲介绍,自从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巴马积极推动全域旅游攻坚战实施方案,促进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目前,金融扶持旅游项目发放贷款上亿元,全县涌现出一批依靠旅游发展致富的特色村屯。
一个健康理念促全产业链升值
自获得“长寿之乡”美誉以来,巴马一直在探索产业发展之路。
盛名给巴马带来了真金白银,每年吸引500万人次游客入境。
巴马脱贫,路在何方?巴马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论证,认定最好的脱贫路径就是立足“健康中国”战略,培育特色健康养生产业。巴马推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特色工业等产业融合,向外界发出了“共享养生好环境,共创健康大产业”的请柬。
巴马实施县城、乡镇和景区等多个规划“合一”,全面摸清了县域旅游资源家底,为做好景区规划和资源保护奠定了基础。引进知名企业提升旅游产品与服务档次;将绿色GDP观念植入产业布局,打造山茶油、香猪、保健酒等长寿健康食品产业,全县36家企业从事长寿食品生产经营,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0家;打造“全域旅游+互联网”新业态,推进三产主导的全产业链开发。
投资额11亿元的中脉国际养生都会项目所在地平安村弄劳屯,目前村中有4位百岁老人。随着项目带动,进村游览盘阳河、吃农家菜、买农家特产的游客逐年增多,在村民自发搭建的土特产销售一条街,40多个摊点给这个世代以耕作为业的村庄注入了新的商业元素。
市场上一瓶矿泉水卖2元左右,而产自巴马的矿泉水能卖到6元。“90后”返乡青年黄雯丹算了一笔账:过去在深圳打工,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元,除掉开支,每年回乡剩不了多少钱;现在一年卖绿色健康产品,稳赚10多万元。她觉得,县里大力推广旅游,外地客商带着大项目进驻乡村,来村庄的游客越来越多,在家门口创业天地更广。
一张长寿名片让村村有产业
仁寿文化源景区,距离县城10公里,环境清幽,植被丰盈,田园似锦,俨然一处世外桃源,至今保存着清朝光绪皇帝书写的“惟仁者寿”牌匾。2010年开园至今,景区内的巴马长寿元素以及壮族、瑶族民俗元素,每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以上。
景区总经理邓永康介绍,景区建设之初就注重带领村民集体致富,一期投资的2000万元中,敢烟屯40多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占到10%的股份,项目运营后,40多名村民在景区务工,人均工资1500元。2016年,入股村民分红6万元,敢烟屯贫困户全部脱贫,邓永康也入选国家旅游局全国“能人带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
巴马县扶贫办介绍,此前贫困村脱贫主要靠农家宾馆、餐饮业带动。接下来,县里将从壮大集体经济入手,让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脱贫致富项目。今年已有5070万元惠农资金拨付贫困村,助推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在资金和政策的推动下,黑木耳、火龙果等种植专业村屯逐步涌现。
甲篆镇坡纳屯从一个落后的小村庄蜕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村。坡纳屯2005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通过发展养生度假旅游经济,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以前是破旧的砖瓦房,村庄道路是泥巴路。现在住上漂亮的小洋房,搞起农家乐,生活过得红火起来。”坡纳屯老人黄大善感受很深。
坡月村是“候鸟人”的主要聚居地,村里依托临近百魔洞景区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民宿,2009年成为广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如今坡月村一个村带电梯的楼房数量超过周边1个县。
发展全域旅游带动扶贫攻坚。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巴马县共接待游客267.56万人次,同比增长21.2%,实现社会旅游总消费24.53亿元,同比增长24.5%,预计全年将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