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扶贫“孺子牛”

发布时间:2017-08-23 16:35:20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晏晨辉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扶贫,中湾村,中药材,帮扶

在九资河镇中湾村,一提到农发行年近六旬的扶贫队员朱辉,全村干部和村民都赞不绝口的说:“老朱是个实诚人,不怕苦、不怕累,日夜与我们摸爬滚打在田间地头,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脱贫致富,是我们村的贴心人……。

朱辉,1958年出生于罗田县大河岸镇一个小山村里,1978年2月参军入伍,成为北海舰队37011部队的一名报务兵,1980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进入农发行工作,从事办公室后勤综合服务岗。多年来,朱辉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6年7月,罗田支行党支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的“进村入户”精准扶贫大行动,委派朱辉同志前赴九资河镇中湾村驻点精准扶贫,他服从组织的安排,在驻点扶贫中,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甘当扶贫“孺子牛”,深受县委、县政府和扶贫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进村入户,调查精准,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九资河镇中湾村是罗田县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7.5度,年降水量1403毫米,村子散落在四面环山贫瘠的山谷之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典型的“三缺”扶贫村,缺资金、缺技术、缺产业,全村175户人家,72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232人,留村人员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及留守儿童,农村出身的朱辉深知贫困所面临哪些困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朱辉带着这些问题,与村部班子成员及党员开展了多次调研座谈,起早摸黑的走访贫困户近百余次,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对照标准反复精准调查,广泛征求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户制宜,因户施策。走访调研初期,部分农户有些抵触情绪,对朱辉及帮户人员的调查很漠然,几乎不搭理。方礼登是朱辉驻点帮扶的贫困户之一,住在中湾村最偏远的山坳里,来回10里路,家里三口人,妻子早年已去世,两个儿子都是残疾人,没有自理能力,全家仅靠低保维持生活,方礼登整天垂头丧气,对生活毫无希望,村干部多次上门鼓励帮扶他,他还是坐吃山空,任何人的话听不进去。朱辉看着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子和毫无生机的孩子,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自此,从村部到方礼登的家十多里的山路,不论白天黑夜、晴雨天气,朱辉每天都上门做工作,一面积极宣传党对农村精准扶贫的战略决策意义,农发行的扶贫攻坚服务担当,另一方面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衔接,为他的两个儿子办理了残疾证,争取到了残疾补贴金,在大家的帮扶下将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子进行了翻修,支行党支部还多次给他送去粮食和生活用品,鼓励帮扶他种植中药材和黑山羊养殖,增加收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朱辉的诚心感动了方礼登,终于点燃了他生存的希望,目前基本达到脱贫标准。

因村制宜,产业扶贫,为村支部出谋划策

朱辉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政府帮扶、农发行帮困只能解决一时燃眉之急,解决不了长期的贫困问题,要想治本,真心实意帮助全村摘掉贫困的帽子,实现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只有因村制宜发展产业扶贫,增强长期造血功能,带着这个问题朱辉作了细致的调查和深入的思考。中湾村属典型的山区地貌,山多田少,一年四季冬天最长,大雪封山好几个月,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种植粮食和蔬菜仅能解决温饱问题,但特别适合种植中药材。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朱辉多方调查,查阅了很多中药材种植的相关书籍,撰写了中湾村扶贫产业调查报告,建议中湾村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利用山地的优势,大量种植天麻、茯苓等中药材。还建议村部邀请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来给村民传授中药材栽培技术知识,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全面铺开中湾村长远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罗爱军是朱辉帮扶的贫困户,2016年种植天麻、茯苓创收近3万元,如今已经达到脱贫标准。近两年来,全村在朱辉的建议下,种植天麻、茯苓等中药材100多亩,为全村增收90多万元,每户平均增收近2万多元,50户贫困户成功实现脱贫。

舍小家,顾大家,热心扶贫事业

2016年11月份,朱辉的妻子得了重病,而他在扶贫村连续几个星期都没有回家,支行党支部多次劝说另外派人去接替他,当时正值年末、入户调查紧要关口,朱辉谢绝了支行的关心,继续留在中湾村扶贫一线,妻子住院期间一直由其嫂子照料,直到妻子出院回家,他都没有去医院看望妻子,每次提到这件事他都憨憨的一笑,“支行党支部信任我,扶贫村群众需要我,咱不能为了私事耽误扶贫工作的大事”。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年近60岁的朱辉同志,不负党支部的重托,默默无闻的坚守付出,在驻村队员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党对农村精准扶贫事业当作头等大事,勤奋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和对党的事业挚爱的情怀。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