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扶贫帮扶实践 养鸡不只为油盐

发布时间: 2017-08-08 09:06:12 | 来源: 农民日报 | 作者: 肖克 刘久锋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产业支撑,贫困户,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是贵州在“十三五”期间必须要啃下的一块“硬骨头”。近年来,贵州省政协通过在扶贫帮扶联系点的实践,探索“1244”的扶贫模式,成为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

近日,记者来到黎平县,入农家、进鸡舍,与干部座谈、同农民聊天,探寻“1244”扶贫模式的魅力所在。

产业是精准扶贫的核心

没有产业支撑,脱贫攻坚就无法解决输血变造血的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贵州省政协机关首先考虑的就是选准产业,为脱贫攻坚找准支撑点。

黎平县是贵州省政协办公厅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县。2016年4月,根据安排,省政协机关的对口帮扶点从毕节市七星关区调整为黎平县肇兴镇厦格村、纪堂村,孟彦镇岑湖村,双江镇双江村和坑洞村。5个村435户1200多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摆在了省政协的面前。

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贵州省政协机关决定实施精准扶贫到户“1244工程”。目前,厦格村、纪堂村、双江村、坑洞村、岑湖村、定旦村6个村养殖绿壳蛋鸡2.9万多羽,每天产蛋6000枚,全部由壹贰肆肆公司收购或经过电商平台销往外地,当地贫困户不用出村就可以拿到“真金白银”。

究竟什么是“1244工程”呢?厦格村绿壳蛋鸡养殖基地里,山坡下、草地上、绿树下、翠竹间点缀着一栋栋用竹皮结成的茅庵草舍,一群群鸡正在觅食、嬉戏。路上,随机叫一个养殖户,都能说得明明白白:“一个绿壳蛋鸡产业,两个鸡舍,400只鸡,年收入4万元。”

贵州省政协秘书长李月成介绍,“1244工程”符合农村实际:一是养鸡是传统产业,群众熟悉。二是投资小、见效快,特别是现在由公司提供育成鸡苗,贫困群众最多只需要养一个月就可以天天卖鸡蛋,天天有钱进。三是劳动强度低,老人、妇女、轻度残疾人都可以养,有效解决了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发展产业缺乏劳动力的问题。四是生态有机产品市场需求大,又有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五是规模适当。

兰焕珍是厦格村“1244”养殖基地的示范户,夫妻俩对养鸡格外上心:早晨7点就骑上摩托车上山给鸡喂饲料,中午11点、下午3点再各喂一次,三顿喂料之间还加两次青草。下午5点开始捡蛋。

这位朴实的侗族汉子,不仅有一双勤劳的手,还有一颗慈爱的心。供两个儿子上大学,小女儿10岁,正上小学三年级。兰焕珍经济上一直没翻身。

“这么辛苦,还让女儿上大学吗?”“女儿学习挺好,只要考得上,我就供她哩。”指着女儿兰阳艳贴满了墙的奖状,兰焕珍对记者说。

像是给自己打气似的,他翻开每天的记账簿算起养鸡账:“我家存栏272羽,每天能捡蛋220枚左右,卖蛋能得264元,除去买饲料72元,每个月能收入5760元。按‘1244’的标准给我补足400只蛋鸡,靠养殖绿壳蛋鸡实现小康,我信心十足。”

今年2月8日,时任贵州省省长的孙志刚到厦格村绿壳蛋鸡养殖基地调研,鼓励大家撸起袖子拔穷根。同时,协调相关部门支持村里300万元,建设了培训基地、合作社和电商平台。5月20日,富裕起来的厦格村民给省长写了封感谢信,村里的养殖户每户拿了10个自己养的绿壳鸡下的鸡蛋送给省长,表达谢意。

“厦格村的乡亲们,来信收悉,非常高兴和你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6月3日,孙志刚给村民回了信,回信中说,“你们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联结机制,把小小的绿壳鸡蛋做成了摆脱贫困的致富产业。”

“一改革八到户”是“1244”运作机制和标准

“1244工程”看似简单,但为了做好这道题,贵州省政协艰辛摸索了5年。

在精准扶贫这场战役中,贵州各党政机关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过县长、州长的李月成,对过去的扶贫工作深有体会:上面让养什么就养什么,养牛、养马、养蚕、种杜仲……有的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有的养殖技术复杂,后续既没有技术指导也没有销售支持,最后农民们放弃了,干部们失望了。

“选产业,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意愿,选他们喜欢做又做得了的项目。”李月成说。

“坝坝会”算起脱贫大小账

青山如黛,碧水微澜,骄阳似火。在厦格村岑洛山的山顶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坝坝会”正在进行着。几十张凳子上坐满了当地的乡亲们,会议只有一个共同的话题:“1244”。

“养殖绿壳蛋鸡,不仅是个技术活,还要用到管理学,饲料要统一,才能保证质量;投料要定时、定量、定次数,才能保证产蛋率;防疫要及时,才能降低鸡的死亡率;处理死鸡要科学,避免病菌感染……”养殖户兰绍科的发言得到了现场群众的认同。

“‘1244工程’采用的是‘党政机关+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不怕产品卖不掉,就怕百姓养不好。”厦格村党支部书记嬴文修笑着说。

“通过一年的养殖,我收获很大,我们把绿壳蛋鸡作为主业对待,每天吃住在基地,每天都做养鸡分析,按时喂鸡。”养殖户兰明金说,在合作社的帮助下,他学到了很多养鸡知识,比如气温下降,要在水槽中投放相应的药物,增加鸡的抵抗力;对鸡生蛋带血的问题,要及时补充维生素等等。如今,兰明金家的鸡死亡率基本为零,养殖的积极性也高了起来,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5月,他家实现纯收入1.6万元。

“照着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明年10月份之前,你们每家都会有4万元的收入。大家有没有信心?”李月成听了大家的发言后,问在场的养殖户。

“有!”养殖户洪亮的声音从山顶传出,传到每个农户的心里。

村民们算的是自家的小账,干部们算的是脱贫大账。“贫困户每年收入都能达到4万元以上,才能说明精准扶贫到户工程成功了。所以说,检验办公厅精准扶贫成效的唯一标准就是贫困户每年都有4万元以上的现金收入。”李月成说。

日前,贵州省政府印发《贵州省绿色优质农产品促销工作实施方案》,其目标任务之一就是建立以“生态鸡”(乌骨鸡、土鸡、绿壳鸡蛋、土鸡蛋)、食用菌等为代表的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库,充分发挥政府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创新产销对接机制,通过大力开拓市场、创优品牌,推动形成稳定持续的省内外销售市场和渠道,实现绿色黔货销售“泉涌”,推动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风行天下。

过去养牛为耕田,养鸡养鸭为油盐钱。现在小小的绿壳蛋做成了大产业,侗寨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有了奔头!

“为什么一定要400只鸡,不能多也不能少?这里有学问。”李月成向记者解释,多了,超过了贫困户的饲养能力;少了,起不到扶贫的作用。为了这个是“三”还是“四”还是“五”的数字,李月成请教了好多专家,做了多次试验。

从2012年贵州省政协的帮扶点毕节七星关,到2016年黎平的5个村,养殖还是种植,什么品种、多大规模,省政协和农户一起实践、跟专家共同论证,不断摸索、反复调整,形成了一个切合实际、全程贯通、精准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

“一改革八到户”是“1244”运作机制和运行标准。一改革即是针对村“两委”弱化现状,做好村级经济体制改革,成立合作社,由省政协补助30万元,订鸡苗、买饲料,启动绿壳蛋鸡养殖产业。村级经济发展有了平台,组织帮助贫困户就有了手段。“八到户”即项目扶持到户、干部帮扶到户、技术扶持到户、能人扶持到户、资金扶持到户、市场扶持到户、价格扶持到户、品牌意识实践到户。

“一改革八到户”工作模式一头连着基层贫困户,一头连着省政协机关全体干部,将原本离得很远的“两头”紧密地联接在一起,落实了帮扶责任,不仅让贫困户有了依靠和盼头,也为省政协机关全体干部增强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供了平台,有效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

同时,“一改革八到户”工作模式改变了小农经济分散养殖、自负盈亏的传统模式,通过“党政机关+公司+合作社+农户”,增强了贫困户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直接增加了贫困户经济收入,形成了规模效应,提高了经济收益。

“1244”为山区群众产业精准扶贫探出了一条新路。肇兴镇党委书记杨香勇直言:“我们是做来赚的,不是做来看的。贫困户养殖绿壳蛋鸡,1个鸡舍不够用,鸡少了农户不上心,也达不到小康标准。建多了群众成本上有压力、管理上有困难。建两个鸡舍能把成本降到最低,每个鸡舍24平方米,装下400只鸡,按平均产蛋率50%算,年收入4万元以上,贫困户完全能够实现一年脱贫、两年致富、三年小康。”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