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发展重点推动全局发展 创新产业扶贫助推经济转型

发布时间: 2017-08-02 09:00:16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向春玲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内蒙古,精准施策,产业扶贫,经济转型

向春玲 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发展理论教研室教授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2017年7月26日至27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高度,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新发展理念作出了深刻阐释,讲到了很多新思想、新战略、新挑战、新突破。在讲到深化改革时,习近平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要学会唯物辩证的思维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住重点就是要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通过抓好发展战略重点带动发展全局。

精准扶贫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正在积极实施精准脱贫来实现全面小康。在调研中发现,一些贫困地区通过抓住精准扶贫这个重点,在农村进行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住房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金融扶贫、思想扶贫、技术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等等,整合资源,全面推动了整个地区乡村治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有的地区通过产业扶贫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牧业供给侧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整体转型和社会转型。这些做法和效果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改革时所要求的抓住重点带动全面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体现。

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所强调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从全国来看,内蒙古为中国大陆6个步入高收入阶段和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单位之一,2012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仍然在全国排前位。但是,随着近些年畜牧产品价格的下滑和多年未遇到的干旱,使得内蒙的畜牧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前所未有的产业转型的机遇,这种情况倒逼从事畜牧业的牧民配合政府进行艰难的产业转型。他们通过调整畜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农牧产业结构、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自治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牧区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

鄂温克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中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鄂温克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自治旗以鄂温克族为主体,由蒙古、汉、达斡尔等20多个民族组成,土地总面积19111平方公里。2016年全旗辖4镇1乡5个苏木; 旗牧区的所有乡镇苏木共辖44个嘎查。鄂温克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之一。目前,鄂温克旗贫困户867户,1877人。虽然贫困人口不多,但这些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偏远分散、贫困程度较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鄂温克旗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定位,努力实现“三个确保”,既确保贫困人口收入远高于国家最低贫困县标准,确保贫困户通过产业和政策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2020年全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同时,他们认识到精准扶贫不是为了脱贫而脱贫,而是围绕脱贫抓发展,加快发展促脱贫;不仅仅在于帮助了穷人脱贫致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扶贫,加快本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牧区和林区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和谐稳定。例如他们本地的发展战略围绕脱贫攻坚而制定,产业培育围绕脱贫攻坚而布局,项目建设围绕脱贫攻坚而推进,工作力量围绕脱贫攻坚而安排,从而以脱贫攻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产业脱贫他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目前已经出现好的效果。

第一,产业转型首先要思想转型。牧民祖祖辈辈都是从事养牛、养羊、种草等传统畜牧业生产活动。可是当前的形势发展需要牧民放弃传统的畜牧业方式,向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牧民定居,并且在房前屋后种菜、种果树,发展庭院经济;要牧民重新学会养猪、养鸡、养羊、养鸭、养鹅技术,实现家庭收入的稳定……,这是草原牧区产业转型的一场革命,是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千年之变局,可是这么艰难的转型落在这批牧民的身上,这对于政府来讲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也是精准扶贫工作在内蒙、在草原必须面对的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为此,他们首先坚持思想引领,向贫困户讲清楚当前产业发展、牧民增收面临的严峻形势,讲清楚产业转型的重要性;大力宣传“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的脱贫理念,鄂温克旗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基层,通过巡回宣讲、沟通交流、挖掘典型等一系列举措,广泛宣传当前各级扶贫政策、转产转业先进典型和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化解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念,积极配合产业转型。调动贫困农牧民想脱贫、能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贫困户产业脱贫的信心.

第二,做强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产业脱贫离不开主导产业的做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需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益,降低成本。2017年,鄂温克旗整合各级用于农牧业生产发展和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5050万。全旗优先发展了15个主导产业示范合作社。这些合作社与贫困群众利益紧密相连,政府通过购买牛羊分给贫困户,贫困户以草场资产入股、投工投劳、畜牧托养入社等方式,实现稳定增收。为了化解市场风险、增强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鄂温克旗在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依托一些龙头企业,采用“龙头企业+贫困户、养殖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发展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包括种植木耳、种蔬菜;养殖生猪、养鸡、养鸭、养鹅等特色种养为主的庭院经济和民族手工艺品、民族美食加工制作等特色农畜产品加工。这些特色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易上手,周期短,回报率高,是贫困户在当前畜牧产品价格走低时期实现家庭增收的有效产业,这些特色产业不仅正成为鄂温克旗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也可能是未来鄂温克旗产业转型、经济转型新的生长点。

第三,细化产业脱贫措施。为了激发贫困群众参与产业脱贫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为了指导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手中有“脱贫措施”,旗委旗政府在贫困群众中做了广泛的调研,整合贫困户的各种需求,出台了《鄂温克旗2017年精准脱贫措施》,其中列举了67条具体措施,这些产业扶贫措施,按照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的原则,涵盖了18项产业扶贫措施,10项创业就业扶贫措施,4项金融扶贫措施,5项教育扶贫措施、4项基础建设扶贫措施、23项社会保障扶贫措施及其他脱贫措施。贫困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按单选菜”,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脱贫方式。这些脱贫措施注重“好实现、效益好”两个基本原则,做到因户制宜、因人制宜,一户一策,多措并举,为贫困户量身制定出的个性化、差异化、精准化的脱贫措施。67条措施使得政府的产业脱贫政策、资源做到向贫困群众公开透明,更重要是提高贫困户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让贫困户在产业脱贫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金融扶贫,为产业脱贫提供灵活的资金保障。此外,他们还加强现代农牧业技术和生态养殖技术培训,通过培训班、现场教学、座谈会等形式做好不同阶段的技术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各类产业项目稳步发展。

鄂温克旗通过精准扶贫,产业脱贫,正在进行产业转型:传统的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单一的畜牧产业向多元特色产业转型, 这种转型,从社会层面来看,是促进富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层面来看,是发展现代农牧业和新型产业形成的关键环节,从生态层面来看,是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这样一场历史性的产业转型、经济转型过程中,鄂温克旗的干部和群众正在经历着转型的不适和阵痛,但是只要选准方向,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必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