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31日消息(记者吴卓胜 纪翔)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1997年,首批对口支援新疆干部抵疆,2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近两万名援疆干部和技术人才西出阳关,致力解决受援地各族群众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进步。对口援疆也创下了多项全国记录:支援地域最广、涉及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新疆因此迎来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最大、民生受益最多的时期。
2010年3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根据会议精神,19个援疆省区市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援疆的有效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优先位置,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最为关切的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支持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如今,受援地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城乡经济快步发展,百姓津津乐道。
这阵子,新疆玛纳斯县包家店村农民司传金,正在新建的菌料厂生产双孢菇菌种。他发酵的这批100吨双孢菇菌料已被石河子客商订购。司传金高兴地说,接下来,他还将投资200万元,建成茶树菇菌种、菌包生产线,每年为周边县市菇农提供100多万袋菌包。
司传金:从开始设计到设备采购,一直到生产的技术指导都是援疆干部指导的,从去年一直到现在做了有2000多吨这样的食用菌发酵料,一吨600块钱,卖了100多万了。
自对口援疆以来,福建省三明市发挥产业优势,在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大力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茶树菇、大球盖菇等珍稀食用菌在玛纳斯大面积种植,食用菌也逐渐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福建三明市援疆干部翁垂芳介绍说,截止2016年,玛纳斯县食用菌生产规模700万袋,产量7300吨,产值7400万元,主要有双孢菇、大球盖菇、平菇、茶树菇、灵芝、榆黄蘑等品种。
翁垂芳:新疆昼夜温差大,要利用这个优势;第二是体现在资源优势,新疆棉花、玉米芯、麦草种植面积大,作为农作物的下脚料,还有牛粪资源优势非常大;第三新疆市场的食用菌基本上从内地过来的,自有率才占到20%左右到30%,有非常大的潜力发展食用菌。
艾则孜·艾买提,是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普恰克其乡玉吉米力克村村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家后院打扫牛棚、羊圈。去年,艾则孜在北京市相关部门的援助下,不仅搬进了87平米的富民安居房,还搞起了庭院经济:
艾则孜·艾买提:以前住的是土坯房,人畜不分离,苍蝇、跳蚤到处跑。现在住得好,北京还给我免费盖了牲畜棚圈,种瓜种菜,一年挣个7000多元。正是有了这个院子,我们一家才能脱贫。
走在玉吉米力克村的街道,一排排崭新的民居拔地而起,双语幼儿园、卫生室一应俱全,宽带也都进村入户,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改善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这里是北京市援建改造的和田市吐沙拉乡水厂。厂长乌斯曼·买买提明说,自动化净水控制系统每小时可以处理600方水,有效解决了当地五万村民饮水安全问题。
类似这样的援建案例不胜枚举。今年五月,天津市规划、援建的于田县老城区启动了保护性旅游开发项目,彻底改变县城旧貌。天津市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张伟:
张伟:给了一个旅游产业,给了一个商业业态,很多人到这就业,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通过援疆资金的撬动作用,变输血为造血。
而在喀什地区叶城县,上海市援建了全县第一个游泳馆、南疆第一个科技馆……。在基层县乡,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成为最新、最漂亮的建筑群。
深圳市援疆则对准了“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深圳产业园、深喀科创中心等一批力促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正在发挥效力。深圳市援疆前方指挥部援疆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宋裴:
宋裴:我们都是按照深圳的标准,按照深圳的质量来建立,并且是把布局充分地打开,已经初步形成了“喀什特区”的雏形。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19个援疆省市实施了5161个援疆项目,投入资金580.3亿元,其中74%用在了民生建设。正如深圳市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洪隽所说,从优化发展环境到注入经济动力,各地援疆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通过推动发展惠及更大民生。
洪隽所: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打下了基础,通过我们的援疆要给当地留下一直带不走的人才干部队伍。发展产生了新的引擎、新的动力,现在这个成效正在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