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引领奔富路

发布时间: 2017-07-18 10:43:50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周艳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大棚蔬菜种植,脱贫,村党支部

面对11%的贫困发生率,村党支部该如何抓脱贫攻坚工作?如何帮助贫困群众?

山东省东明县陆圈镇马军营村打造“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村党支部为引领,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大棚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优势,通过吸纳贫困户就业、引导贫困户发展大棚种植和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不仅有效助推了精准脱贫,先后带动周边10余个村200余户贫困户发展,成为当地精准扶贫新引擎,还吸引了1220名村民共同发展,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

马军营村位于东明县东南6公里、万福河南岸,东北距陆圈镇政府驻地6公里,全村辖马军营和新马军营两个自然村,共417户、1521人,其中贫困户46户。村耕地面积2451亩,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但直到1985年,村里依然是贫穷落后的面貌,因为地块零星、技术落后、受气候限制,村民零零散散种植不成规模,收入一直不高。

要想群众富,还要立足本村优势,在蔬菜种植上做文章。从部队退伍后的李保祥,一直担任村干部,在摸清村情后,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干出一番天地来!1986年,李保祥等三人两上寿光、三到开封参观学习,很快就“学”出了样子:当年,一个不到一亩地的小拱棚就获利3000多元,比种粮食收入高许多倍。到1992年,全村有冬暖式大棚1010座、育苗温室200座,面积930亩,种植户年均收入达到6000元,马军营村成了全县有名的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村。

蔬菜大棚打开了马军营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为带领更多贫困群众共同致富,2008年,村支部书记李保祥和28名党员商量之后决定,由村党支部立足自身产业优势,牵头在马军营村成立了卫吉蔬菜专业合作社。之后,村党支部动员全村贫困户以2亩责任田、10年时间(相当于1万元现金)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将部分大棚低价租给有种植蔬菜意愿的贫困户,并给予特困户第一年减免土地租金、种子和化肥款等优惠。在按股金分红时,对贫困户额外实施每年提高20%等一系列帮扶措施,使贫困人员每人每年增收约5000-10000元。当年,合作社投资163.3万元,租用群众土地450亩,建成寿光第五代温室大棚23座。对全村蔬菜大棚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供种供苗、统一供药供肥,并与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村民祖祖辈辈住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对家里条件差点的,可不能不管!”对于扶贫,村党支部“动了真格”,结对帮扶责任直接到人。针对46户贫困户的不同情况,村党支部逐户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明确帮包责任人,按照“一人一个办法、一户一个路子”的思路,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多种方式,由村“两委”干部、种植大户、年富力强的党员帮包贫困户,每人至少帮包1户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把扶贫措施落在实处,让贫困群众看到成效。

合作社成立后,李保祥提议拿出几个位置好的大棚优先让贫困户承包,并免去第一年的租金。2010年,贫困户梁红宾身患癌症,家中举债为其治病,欠下近20万元的债务。钱花了,人还是没留住,梁红宾去世后,留下其妻郝红瑞、3个未成年孩子和七十多岁的父母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为帮助这家人摆脱困境,村党支部帮她免费承包了2个温室蔬菜大棚,并积极协调安排,郝红瑞在农闲时可以到合作社蔬菜包装车间打工。如此,这家人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每年的收入达到十多万元,悲观情绪不见了,生活的信心又恢复了,“承包了6年大棚,不但把账都还完了,还花6万元翻盖了三间新瓦房,这都是村支部帮的俺啊!”

这便是村党支部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因户制宜、量身定制的帮扶方案。对郝红瑞家这样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种植大棚蔬菜的贫困户,村党支部为其减免承包费,帮助协调贷款,指派专门技术员上门指导传授种植技术,几年来,先后帮助42户群众脱贫致富。仅2016年,村里就有6户贫困户依靠大棚种植脱贫。而对有劳动能力、年龄稍大的贫困户,村合作社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在村合作社大棚种植基地和包装车间务工,每年工资收入2万余元,以此解决了15户贫困群众的当下之难。对于年老体弱、鳏寡孤独的贫困户,则采取资金、生活帮扶的方法,由村党支部每年定期为他们送去慰问金、食用油和面粉,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

在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村里形成无公害大棚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100余亩,仅马军营村就有1210亩,以生产芹菜、甜椒、黄瓜、西红柿为主,无公害蔬菜年产量达2640公斤,马军营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享有东明“小寿光”之美誉,成为菏泽市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2011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十大“一村一品”明星村和“百千万”富民工程信用示范村。

目前,卫吉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220名,其中紧密型社员260户,接纳周边村庄一般社员860户,先后带动周边10余个村200余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菜品打入北京、济南、郑州各大超市,年销售收入1600万元。蔬菜生产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村民靠种植蔬菜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马军营村400来户群众中,存款10万元以上的就有160多户,致富路上,村党支部没让一个村民掉队!(《中国扶贫》杂志供稿 周艳 )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