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甜蜜”账单

发布时间: 2017-07-13 11:36:06 | 来源: 农民日报 | 作者: 卢静 | 责任编辑: 刘晨曦

关键词: 无核荔枝,选育改良,冷链物流

夏天的南方是荔枝飘香的季节。皮薄核小,赭石红的皮下裹着一团晶莹剔透的肉,放进嘴里一股清冽鲜香的甜。

荔枝又称“离枝”,喻意离开枝条就会腐坏。然而这种说法放在今天,一定会让荔枝专家连连摇头。在近日广西玉林召开的国际荔枝产业大会上,记者就见到了各种品种的荔枝,不仅味美汁甜,而且耐储藏、易运输。作为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热带水果,以玉林北流为代表的广西荔枝产业正逐步拓展,成为热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大路货不值钱,好品种才卖高价

“我国作为荔枝的原产地,荔枝种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荔枝大会现场,荔枝体系育种专家胡桂兵教授说。

“然而在产业发展初期,荔枝品种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胡桂兵告诉记者,“首先,北流的荔枝种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北流的荔枝主要品种是禾荔,其一度达到全国产量的70%以上,而其他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很小。“这就是为什么以前的荔枝上市卖价不高。”

同时北流的荔枝,还面临上市期过于集中的问题。胡桂兵说:“这里的荔枝,上市期都集中到了六月到七月中旬,不仅容易与其他地区的荔枝‘撞车’,同时一天最多两万吨荔枝上市,这么大的产量,面临的销售压力也很大。”

胡桂兵同时还告诉记者:“由于以前荔枝品种的选育改良工作不足,造成了荔枝‘大小年’问题比较严重。产量大的2014年有240万吨,而去年是小年,产量只有160万吨。”

另外由于品种不多,荔枝的耐储性普遍不好,经常出现“一日食变、二日色变、三日色香味俱无”的情况,如此一来,想要销到北方,对于冷链物流的要求就很高,无形中增加了荔枝的销售成本。

对此记者来到了北流北龙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了解当地现在的荔枝育种情况时,北流市水果局副局长刘向东告诉记者,北流的荔枝品种改良,首先改变的就是禾荔“一枝独大”的局面。

“五年前我们这里禾荔种得最多、产量也最多,禾荔是加工型荔枝,核大,不甜,卖价不好。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就是品种改良空间很大,什么品种都可以嫁接。”

于是,在禾荔的基础上,北流当地进行了一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合作社的荔枝种植大户李中陆说:“以前我们的种植结构不合理,大路货不值钱。现在已经成功嫁接了‘井冈红糯’‘岭丰糯’和无核荔枝‘鸡嘴荔’,像这些好的品种,都能买到三四十块钱一斤。”

有优良的品种作为基础,农民增收就有了盼头。

是时候叫响自己的品牌了

“北流这个地方,交通十分便利。我们这个合作社,距离高速路口开车只要20分钟。每年都有客商来到这里,一车一车地拉走运到外地。”李中陆说。

合作社在镇里有个收购点,收购商赖金义告诉记者,像禾荔这种普通品种,他们一般以2.5-2.7元/斤收购,然后以3元/斤的批发价卖出,主要销往四川自贡的超市和生鲜水果店。

“目前我们还只是停留在早期坐等客商来收的阶段。”刘向东告诉记者,随着优良品种接连选育成功,当地的果农已不再满足于这种传统销售模式。

“我们不仅有禾荔,还有桂味、仙进奉、贵妃红、井冈红糯等10多种优质品种,规模已经达7000多亩,我们觉得是时候叫响自己的品牌了。”刘向东说。

对此,北流在未来荔枝产业的发展中,打算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把北流的荔枝销到全国各地。未来,北流计划率先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功能,开展分享式微信圈传播和复合性持续传播两项活动,将“荔枝节”“荔枝擂台”话题在朋友圈引爆。同时与顺丰等快递公司和各电商平台开展合作,顾客通过平台下单,快递发出,最快第二天新鲜的“北流荔枝”就能摆上餐桌。

“以后的荔枝销售,电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要大胆探索水果产业与网商物流的合作。”刘向东说。

长远出路还在精深加工

“上个世纪,荔枝罐头曾经一度风靡,是荔枝产业的重要一环。但是,伴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罐头行业、加工业开始不景气,荔枝加工也逐渐走下坡路。”提起荔枝加工,胡桂兵这样说道。

然而北流的荔枝加工,却在逆流中默默探索。

记者来到北流市大同果业,采访了北流荔枝的加工情况。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大同果业协会成立了荔枝产品研发中心,研发、生产了荔枝干、荔枝酒、荔枝醋、荔枝饮料等。

“我们一共研发了4大类约30种荔枝深加工产品,每年加工荔枝约3000吨,占北流市荔枝深加工总量的1/3左右。”大同果业公司总经理钟耀雄告诉记者。

在工厂车间,记者尝到了新鲜的荔枝蜜。“正宗的荔枝花蜜,质地是很好的,很鲜也很甜。”钟耀雄告诉记者,“而荔枝花粉是一小团一小团的,不像花蜜那么浓稠,但是更清爽。”

冷库里还整齐码放着刚加工好准备包装的荔枝干和龙眼干。钟耀雄说:“我们每年产销各类干鲜果品达5000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荔枝加工目前还是产业链条里比较薄弱的一环。破解加工难题,未来还是要从根本上通过提高鲜果质量,不断探索荔枝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通过荔枝浓缩果糖及荔枝生物转化产品等,使这种季节性水果可以常年消费。”刘向东告诉记者。

采访的最后,李中陆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去年,他一共承包了合作社流转的500亩地种植荔枝,前后一共投入100万元,用于品种嫁接、土地流转和水肥人力的费用。到了今年的销售季,已净赚150万元。每天还有各地的客商陆续前来收购荔枝。

算完这样一笔“甜蜜”的账单,李中陆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但同时他也告诉记者,如果想再进一步扩大规模的话,目前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大概70万-80万元左右吧。”

对于现状,果农李中陆并不满足。而北流荔枝产业的发展,也刚开始迈入新的轨道。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