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 实习记者黄陈) 2017年6月25至26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高层次的研讨交流,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支撑和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农业部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为目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和农业部门懂产业、抓产业的行业优势,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指出,为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部在科技层面重点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抓科技创新;二是抓推广转化;三是抓农民培训;四是抓改革创新。
抓科技创新
围绕农业基础前沿技术,行业核心关键技术,区域发展瓶颈技术的突破,重点建好“三个平台”。
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稳定支持水稻、奶牛等50个体系2000余名专家,针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大大促进了农业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建立了农业科研协同创新的内生机制。
2.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先后建立20个行业性和区域性联盟,着力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和华北农业节水增效等重大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和转化应用。
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产业侧科技创新特色和要求,在全国启动建设一批综合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专业性产业科技创新基地,推动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创新要素集聚、龙头企业集群、特色产业集中,打造区域农业经济增长极。
“我理解科技创新中心的建立,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为出发点,经济发展为落脚点的经济活动。” 廖西元说。
抓推广转化
围绕“建机制、强能力、提效能”,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紧密衔接。重点抓好“三个主体”。
1.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提升人员素质,改善工作条件,强化投入保障,基本扭转了以往“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呈现干事有队伍、工作有场所、推广有经费、服务有手段的良好态势。
2. 市场化农技推广服务主体。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等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技推广服务,通过定向委托等方式支持有资质的经营性主体从事可量化、易监管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3. 农技推广服务联盟。集聚农业科技资源,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技推广联盟,实现农业实用技术成果组装集成、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的无缝链接,支撑地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