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扶贫的一种重要推进方式和扶贫工作到村到户的有效平台。基本内涵是,以贫困村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工作单元,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动员村民群众广泛参与,实行科学规划、资源整合、集中投入、重点建设、整体推进,通过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以帮助贫困村尽快改变面貌,激励扶贫对象加快脱贫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从21世纪初开始,整村推进作为贯彻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一项重要举措,一直摆在专项扶贫重点工作的首位。2002年,全国共确定了15万个贫困村并分别制定了整村推进规划,占全国行政村总数近1/4,覆盖了全国80%左右的贫困人口。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12.6万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占规划村总数的84%。各地实践证明,整村推进是扶贫开发的一项创举,它不仅改善了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增收问题,还打造了扶贫工作进村入户的平台,成为整合资源、实施大扶贫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深受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
整村推进作为一种最有效扶贫方式之一,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继续被摆在重要位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整村推进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下而上制定整村推进规划,分期分批实施。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以县为平台,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集中投入,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加强整村推进后续管理,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巩固提高扶贫开发成果。”
为认真落实《纲要》精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共同编制了“十二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重点县选定3万个贫困村,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整村推进。平均每个人口规模中等的贫困村,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信贷资金等多类投入要求达到300万元以上,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低于100万元。通过加大投入等综合措施,把整村推进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摘自《扶贫开发常用词汇释义》,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