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村民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感恩

发布时间:2017-05-31 16:45:53 |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肖洪波 | 责任编辑:张昊

关键词: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村民,感恩

    从四川省巴中市 南江县正直镇出发,延着油菜花香的乡村水泥路蜿蜒而上,10来分钟的路程就来到了育林村四社,在公路旁边一新修的房顶上,书写有“感恩习主席给我温暖家”的一个牌匾放置在洁白的屋顶之上。

    写这个牌匾的就是这家户主,名叫张金奎,42岁,初中文化,全家6口人,他家属于扶贫搬迁户,去年12月20日入住新房。

    张金奎说,由于过去家庭贫困,加上房屋年久失修,去年6月一场狂风暴雨将他们房屋彻底损毁,当村委会张育林文书得知他家遭受灾情后,立即将他们一家送到不到200米的村委会安顿下来,住了四个月,房屋修建好就搬了回来,后来政府又给500元度过难关。为了感恩,还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上面写到“以村如家,情暖村民,为人民办事实,做群众的贴心人”。感恩不仅仅在这里体现,去年夏天,他房屋后面要改建社道公路,他都会去端茶倒水,给修路工人做饭吃,拿他的话说,路都修到了房前屋后,给工人端茶递水也是应该的,政府为我们出行方便,为什么我们又不方便于人呢?人要学会知恩图报!图/文 肖洪波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现在他家住上了新房,又申请到了国家无息贷款产业发展扶贫资金4万,修建起了生猪养殖场,并用产业发展周转金4000发展起了生态土鸡。他说如今居住环境改善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曾经的穷困一去不复返,这一切真要感谢习主席的政策好,因为读书少,从其他方式又表达不出来内心的感想,因此就将自己的老衣柜门拆开,用油漆写好“感恩习主席给我温暖家”后,就用木方固定在房脊梁上,以表达他发自肺腑的感恩。 “钉好后有很多当地村民都嘲笑自己,说整得莫名堂,意思是想出风头,我就说你们不晓得啥子,国家政策这么好,房子修起,住就对了,对于我这个初中生来说,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没有错,这是出自全家对习主席的一种感恩,也对地方各级领导的感恩,不论村民如何嘲笑,我们全家会将这样的感恩方式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图/文 肖洪波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从地里收获的青菜头切细,晾晒在还没有硬化的院坝边上,张金奎还有个双胞胎哥哥,一直在外打工,屋基还给他留起的。旁边临时搭建的灶屋内部,三口锅支撑起一家生活的起居,张金奎说,等新房内部装修好后,就拆掉,然后美化院坝。图/文 肖洪波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外墙已经粉刷一新,看着眼前漂亮的新房,他们一家心情很是激动。图/文 肖洪波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客厅虽然简简单单,但对于张金奎来说,他一直在奋斗、在拼搏,政府给了他房屋的框架,他会努力养殖赚钱,来充实这个家。图/文 肖洪波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从过去破旧的房屋走入明亮的楼道,对于他来说,有点不敢想象短短几个月发生在他身边突然的变化,感恩他牢记于心,发自肺腑!图/文 肖洪波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在养殖场内,看见猪儿一天天长大,他内心也充满了希望。图/文 肖洪波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由于今年的双月猪价格暴涨,他还不敢下手收购小猪来饲养,他说,等猪价下降后,再购买一批猪仔来喂。图/文 肖洪波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竹林、小溪里,张金奎在用包谷喂养土鸡。图/文 肖洪波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育林村位于正直镇西北方向,距场镇4km,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辖4个农业合作社328户1237人。是2016年预脱贫村和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近年来,村“两委”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按照“党建+”发展模式,依托村域优势资源,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切实加快脱贫奔康步伐。图为育林村聚居点建设,目前已近尾声。

    脱贫攻坚是民心工程,同样扶贫工作也是良心工作,各级干部用心用力在干,老百姓一定会理解并感恩的。村民用朴实的话语告诉我们,干部真心干,百姓懂你心!图/文 肖洪波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