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公益一小时”升级 科技助力公益走向主流

发布时间: 2017-05-31 13:06:49 | 来源: 新浪公益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百度联盟,全纳教育,人脸识别,公益机构,公益项目

近来公益很火热,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社会年捐赠总额一直在千亿徘徊,并未突飞猛进,其中企业与企业家的还占据绝对主体,总之普通公众的参与度还非常低,全民公益的社会氛围远未形成,公益仍旧是一个偏僻和小众的领域。

如何使公益不断走向主流,融入日常生活?公益界在不断地努力的同时,各种技术手段与公益的结合也不断出现,作为助力。

人工智能上阵 “公益一小时”升级

比如5月23日,一年一度的“百度公益一小时”活动在山城重庆拉开帷幕。这一已经连续举办6年的互联网公益盛会在2017年迎来升级,在与手机百度信息流深度结合的同时,将人工智能AR技术应用到活动之中,成为调动公众参与的亮点。

今年“百度公益一小时”聚焦自闭症儿童。活动页面上除了呈现自闭症群体的知识和故事,还设置了“AR线上画廊”,用户可在线用AR效果欣赏自闭症孩子的画作。活动现场展区里,嘉宾也可使用手机百度对空画框拍下照,就即刻体验生动的AR画展。

新技术的应用取得不错的成效。在短短一小时的“你点赞我捐款”时间段内,网友累计点赞超过1270万次,百度携手伙伴累计捐出1962185元善款。善款将定向支持壹基金“海洋天堂”计划,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全纳教育和行为训练,促进孩子的康复、社交和认知水平的提升,预计将有超过5200名自闭症儿童直接受益。

百度基金会理事长赵坤认为,“所有公司都是发挥自己最擅长的特点来做公益。”流量与技术无疑是百度的优势所在。赵坤介绍说,这次公益一小时活动除了AR技术的应用,还得到了百度大近20款产品的同步推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流量。这些都得益于推送技术的进步。“每一个步伐就是百度的科技进步的步伐。”

而在当天举办的百度联盟峰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一则用人工智能寻亲的真实案例:一对70岁陕西籍的老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通过百度寻人平台,找回了在京走失8个月的儿子。这是百度技术与民政部全国救助寻亲平台数据合作以来公布的第一则案例,科技与公益的融合正在不断加深。

BAT会师公益领域 科技力量持续显现

将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高科技应用于公益,只是百度近年来在教育、科研、医疗、扶贫、助残等多个公益领域频频发力的一个缩影。百度公益基金会也正在搭建一个连接公益机构与社会公众的公益平台,运用百度技术使社会公众能够更加及时便捷获取公益信息。壹基金秘书长李劲对此赞叹道:“百度发力,能量不可小视,一定将改变和提升公益生态。”

百度在公益领域连续发力的同时,“BAT”中的另外两家——阿里和腾讯也不遑多让。

阿里巴巴5月18日发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超过3亿用户、178万卖家通过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平台参与公益行动。让“剁手党”变身“公益人”,除了依托平台优势外,科技创新也是重要因素。例如通过手机种树的“蚂蚁森林”,为地球种下了845万棵防风固沙的梭梭树。而腾讯那边,无论是日常的“捐步数”,还是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都在不断融入新的科技手段。

科技是这个时代公益的最大动力,这句话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互联网三巨头在公益领域的会师,让科技和公益结合的趋势日渐明朗。

公益仍需“突围” 联合才有出路

当公益搭上科技发展的快车,普通人做公益的渠道日益多元,方式也日益多样。BAT等巨头公司的大力推动更使人对公益事业发展的前景无限憧憬。

百度基金会秘书长郭力此前的观点却并不十分乐观,“公益始终没能突破壁垒,渗透到足够广泛的公众当中去。”尽管他承认一些公益项目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新的技术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个别拉动和行业进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郭力提出,随着互联网又一波井喷式发展,公益行业抢占一席之地越来越难。的确,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手段在为公益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郭力认为未来公益需要跟原本不相干的行业“拉平了、摊开了”去竞争,争夺公众的时间、兴趣和情怀,占领人们有限的“认知带宽”。

百度基金会理事长赵坤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百度与腾讯、阿里在公益领域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大家都把公益做好,这是整个社会希望达到的一个状态。”赵坤指出,“百度是一个以科技为基因的公司,我们最擅长的是连接人和信息,未来还要连接人和万物,具有极强的平台功能。”未来百度将继续把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与公益融合,同时会利用百度公益平台汇聚公益行业的力量,搭建起公益机构与社会大众的桥梁。

新时代里,科技的助力加上行业的联合,公益是否能如愿走向大众,走向主流,值得公益行业和每一个人期待。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