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凤冈党湾村:扶贫又励志 不再“等靠要”

发布时间: 2017-05-26 09:10:27 |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姜 帆 | 责任编辑: 张昊

关键词: 贫困户,永和镇,凤冈县,后坝,村民

  党湾村刘家寨村民刘宗坤在养蜂基地查看蜂箱情况。

  党湾村后坝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上课。

集团化帮扶 增收有路径

第一次见到安雨敏是5月4日,这是个时尚、漂亮、亲切的女孩,站在蔬菜合作社大门口,微笑着接待前来参观的人。安雨敏大学毕业后留在贵阳工作,2015年回乡探亲,看到家乡依然落后,便决定回乡创业。她说:“我希望通过带领大家种植蔬菜增收致富。”

村委会非常支持安雨敏创业。党湾村村主任杜兆刚介绍,村里采取“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于2016年组建了安氏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双方商定村委会占3%的股份。县委组织部提供了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入股资金,市发改委提供了15万元用于蔬菜大棚建设,省专项扶贫资金拨付30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合作社。

杜兆刚算了一笔账:2016年,合作社实现总收入11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增收2.8万元,10户合作社社员平均每户增收1.5万元以上。在合作社打工的贫困户仅种辣椒一项,每人每天就可实现收入70元至80元,从而确保脱贫不返贫。

杜兆刚说,要把扶贫“输血”的能量转化为村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有效途径。

2016年,党湾村依靠自身发展优势,发展以蜜柚、梨、李子、葡萄、枇杷为主的“甜五味”重点水果种植,以羊、牛等家畜为主的“肉四味”重点品种养殖。目前,全村种植“甜五味”、养殖“肉四味”的农户年均收入可达9000多元,这两项产业已经成为党湾村贫困户的重要收入来源。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园区就业……新的产业模式在各村发展壮大,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党湾村党总支书记练世晖说,“集团化帮扶是党湾的特色”。2016年,凤冈县委组织部把党湾村作为集团化帮扶试点村,协调贵州省监狱管理局、遵义市发改委、县委组织部等单位对党湾村进行帮扶,形成“聚沙成塔”的效应。

记者看到,在党湾村村委会会议室的墙上,贴满了区域贫困点、贫困户照片,家庭人员构成、家庭收入、致贫原因、脱贫办法等一目了然。党湾村驻村干部解吉权介绍,这些贫困户是驻村干部挨家挨户算账“算”出来的,这样才能把“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措施落实到户到人。

解吉权说,驻村工作组提出了“一水、二路、三居、四业、五配套”的扶贫路径。短短1年时间,修建了幸福苑(含广场)、后坝广场、深溪广场,并安装了路灯,修建人畜饮水工程4处,安装水管130户共18公里。村里还修建了大屋基连心桥,硬化贫困户院坝65户,共1950平方米,改造房屋72栋。

     1   2   3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