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脱贫故事】一面旗帜竖起了赣南脱贫的航向标

发布时间: 2017-05-22 08:55:50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开可 | 责任编辑: 张昊

关键词: 贫困户,甜叶菊,都口村,青年网,大棚

原标题:【镜头中的脱贫故事】一个产业甜了赣南老区 一面旗帜竖起了脱贫致富的航向标

 “脱贫一户人,干部掉层皮。”这是记者在赣州市赣县区听到的一个说法。这从侧面反映了脱贫攻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的脱贫工作已经获得显著成效。2013年至2016年4年间,共累计脱贫5564万人。

透过5000多万脱贫人口背后,记者看到了无数产业项目搭建起来的脱贫平台,也看到了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们“磨破了嘴皮子,跑断了双腿”。脱贫致富,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5月20日,“镜头中的脱贫故事”采访团来到赣州市赣县区。一幅脱贫致富的蓝图徐徐在记者面前展开。

  都口村甜叶菊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中国青年网记者 开可摄

发展一个链条:产业托起脱贫希望

五月,正适合甜叶菊生长。成片的甜叶菊扎根在土地上,远远望去,绿油油的,满载着这片土地收获时的希望。

甜叶菊,低热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剂,是食品及药品工业的原料之一。如今,甜叶菊的糖分真正甜到了老区人民的心坎儿上。守着家门口的甜叶菊产业,赣县区的贫困户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都口村位于赣县区南塘镇东北部,是2016年退出的“十三五”重点贫困村。该村辖10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共有350户、1875人。其中,贫困人口是21户89人。目前经过精准识别之后,确定了现在未脱贫的贫困户有10户35人。

都口村对贫困户种植甜叶菊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每亩每年给予300元补助,预计每亩年收入可达到3000元。在将土地进行流转时,农户每亩地还能获得500元的流转费。

“贫困户进行产业扶贫无息贷款可以贷到8万元。他们可以拿出5万入股合作社。”赣县区江口镇人大主席吴晓明介绍说。他口中的合作社就是甜叶菊合作社。贫困户拿出8万元中的5万元进行入股,进行利息分红和利润分红。

记者了解到,江口镇的河埠村2017年建设了50亩贫困户甜叶菊种植基地和200亩甜叶菊育苗基地。目前已有17户贫困户签订入股协议。“政府将土地流转过来,然后翻耕、施肥、盖膜、提供种苗。贫困户直接领种、进行管理。”吴晓明说,“合作社利润的20%给贫困户分红,20%归村集体收入。像今年,村集体分红22万元。”

而与河埠村相邻的枧田村,也建立了占地面积100亩的甜叶菊育苗基地。基地采取专业合作社牵头、精准扶贫户参与的运作模式,为老合石、月亮山、下角、永福等4个村民小组25户、97名贫困户及周边剩余劳力提供就业岗位。

如此大规模地种植甜叶菊,农户也不必担心销路问题。甜叶菊合作社已经有了对口的收购公司。公司将全面收购这一地区的甜叶菊。吴晓明告诉记者:“新品种甜叶菊的收购价是24块钱一公斤干叶,每亩地的产量在550斤到600斤。不愁销路。”

  在枧田村扶贫爱心大棚的当地农户。中国青年网记者 开可摄

竖起一面旗帜:引领带动贫困户脱贫

杜彦君是都口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说起村里的贫困人口数量,他可以准确无误地回答出来:“贫困户共21户89人,去年实现20户58人脱贫。一方面村里实现了大量人口的脱贫,另一方面实现了整个村子的脱贫。”贫困村的退出有一系列的标准,包括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2016年年底,都口村成功退出了贫困村。

在杜彦君看来,贫困就像是一个有机体出现了贫血的症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特别贫困的对象进行抢救,这时候输血是有必要的。像村里没有人照顾的孤儿、老人,必须要帮助他们。第二步是造血,现在主要的做法就是树立造血干细胞,帮扶干部对接到具体的贫困户。”

杜彦君说,帮扶干部到户之后,首先要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的信心,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可以发展的产业,“镇里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例如,如果要种甜叶菊,政府可以提供种苗、技术,让贫困户自己成为一个造血干细胞,自己创造财富。”

“从输血变造血,要增强整个机体的生命力,让机体变得更加健康。村里的扶贫工作还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修路、修桥,这些就像在疏通机体的血管,打造他们更强健的骨骼。既要输血又要造血,同时让整个机体保持更加健康的状态。”杜彦君补充说,“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止血’。有些贫困户出现贫困是因为出现了一个因灾因病‘大出血’的情况。现在政府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包括民政救助、医疗等进行‘止血’。”

“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对习总书记说的这一点还是蛮有信心的。”下一步,杜彦君将真正到都口村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调研,“虽然能发展产业,但是最重要的是探讨一下基层状况、梳理问题、探讨原因、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需要竖起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可以是一个致富能手,可以是一位党员,也可以是村党支部。当这面旗帜竖起来的时候,这个村子的脱贫战争就真正有了主心骨。

枧田村的扶贫车间创新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车间+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即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以合作社作为连接产业大户与贫困户的纽带,基地成为贫困户从事产业发展的载体,将扶贫车间打造成贫困户家门口就业的平台。

戴华樟是名党员,也是名贫困户,同时还是枧田村扶贫爱心大棚的领种贫困户。从2016年开始,戴华樟带动着村里其他四户贫困户一起领种了两个大棚。“我们村里每天大概有15到20个人在这里上班。每个月15号前后就会给我们发工资。一年能赚到1到1.5万元。(扶贫爱心大棚)为我们创造了致富路,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戴华樟说道。

戴华樟一家是因病致贫,2013年他被查出来患肝癌,住了两次院治疗。儿子患有残疾。2013年,戴华樟一家欠了10万元的外债。2016年,外债全部还清、脱贫。

采访手记:

“要我富”到“我要富”,绝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改变,而是行动力上的爆发,正如戴华樟一家,自力更生,还掉欠款脱贫,日子越过越好。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只要抱定一个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信念,脚下的步伐就不会慢。青山依旧,英雄未归,赣南出革命英雄。赣江东流,精神仍在,赣南依旧能出英雄,这是在致富道路上昂首阔步的前进英雄。

(作者 开可 中国青年网)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