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名成今年63岁,是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西杨村的贫困农民。早些年,他在外地建筑工地打工,后来,父母病重后,他为了照顾老人,不能出远门,家境更加困难。
2013年春天,老杨在农村信用社贷款买了爆米花炉具和三轮车,他说,用他的玉米或者大米爆一锅6块钱,客户自带的料爆一锅4元。生意好时,一天能挣170元;一般情况下,每天100块上下。
干这行当4年了,不仅还清了贷款,手头也有积蓄了,基本脱贫了。2017年3月,他高兴地说。(孙思华作品)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杨名成今年63岁,是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西杨村的贫困农民。早些年,他在外地建筑工地打工,后来,父母病重后,他为了照顾老人,不能出远门,家境更加困难。
2013年春天,老杨在农村信用社贷款买了爆米花炉具和三轮车,他说,用他的玉米或者大米爆一锅6块钱,客户自带的料爆一锅4元。生意好时,一天能挣170元;一般情况下,每天100块上下。
干这行当4年了,不仅还清了贷款,手头也有积蓄了,基本脱贫了。2017年3月,他高兴地说。(孙思华作品)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杨名成今年63岁,是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西杨村的贫困农民。早些年,他在外地建筑工地打工,后来,父母病重后,他为了照顾老人,不能出远门,家境更加困难。
2013年春天,老杨在农村信用社贷款买了爆米花炉具和三轮车,他说,用他的玉米或者大米爆一锅6块钱,客户自带的料爆一锅4元。生意好时,一天能挣170元;一般情况下,每天100块上下。
干这行当4年了,不仅还清了贷款,手头也有积蓄了,基本脱贫了。2017年3月,他高兴地说。(孙思华作品)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杨名成今年63岁,是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西杨村的贫困农民。早些年,他在外地建筑工地打工,后来,父母病重后,他为了照顾老人,不能出远门,家境更加困难。
2013年春天,老杨在农村信用社贷款买了爆米花炉具和三轮车,他说,用他的玉米或者大米爆一锅6块钱,客户自带的料爆一锅4元。生意好时,一天能挣170元;一般情况下,每天100块上下。
干这行当4年了,不仅还清了贷款,手头也有积蓄了,基本脱贫了。2017年3月,他高兴地说。(孙思华作品)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杨名成今年63岁,是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西杨村的贫困农民。早些年,他在外地建筑工地打工,后来,父母病重后,他为了照顾老人,不能出远门,家境更加困难。
2013年春天,老杨在农村信用社贷款买了爆米花炉具和三轮车,他说,用他的玉米或者大米爆一锅6块钱,客户自带的料爆一锅4元。生意好时,一天能挣170元;一般情况下,每天100块上下。
干这行当4年了,不仅还清了贷款,手头也有积蓄了,基本脱贫了。2017年3月,他高兴地说。(孙思华作品)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