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 酒香不怕大山深

发布时间: 2017-05-02 09:14:24 | 来源: 甘肃日报 | 作者: 朱宇鲲 | 责任编辑: 张昊

关键词: 陈燕 农家乐 旅游旺季 旅游产业 贫困户 旅游+扶贫 大山 增收 云屏乡 示范户

  “旅游+扶贫” 酒香不怕大山深

  本报记者朱宇鲲

  仲春时节,两当县云屏乡店子村已经是绿意盎然。

  夹在大山深处的店子村人多地少,增收难一直是村民的一块“心病”。近年来,随着云屏三峡景区的深度开发,游客数量持续增多,店子村积极探索“旅游+扶贫”这一模式,为当地村民致富带来了新希望。

  不惑之年的陈燕是店子村的“酿酒能手”,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记者踏进陈燕家的“青酒坊”农家乐时,一股浓郁的酒香味扑鼻而来,顺着酒香,来到酿酒坊时,陈燕和儿子正在分装酒。酿酒蒸笼上冒着热气,一股清澈的头曲酒“明馏子”缓缓流进酒缸。

  “这么多酒愁销路吗?”记者随口问道。

  “旅游旺季这几缸酒都不够用呢。”陈燕说,不光游客在农家乐就餐时买酒喝,很多游客回家后还通过网络和电话购买。“这些10公斤和25公斤的桶装酒都是兰州的回头客在网上订购的,明天我就给他们发货。”

  “酿酒赚钱吗?”记者问。“赚钱!能把1块钱变成3块钱。”陈燕算了一笔账,一座酿酒蒸笼用50公斤玉米、5公斤高粱、5公斤小麦,加上其他费用也就200元的成本,经过发酵、翻缸等工序约18天,就能蒸馏出20公斤酒,每公斤按均价30元算,能卖600元。

  借着自家酿制的好酒,陈燕开起了农家乐。6年前,陈燕家的农家乐一次只能接待20个人。如今,一家人将小型农家乐升级成为集青酒酿造、农特产品销售、吃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家乐示范点,如今能同时接待百余人。2016年,陈燕一家人毛收入达45万余元。

  陈燕自家酿的酒有了销路,她还给村里的贫困户传授酿酒技术,帮助贫困户销酒。如今,在陈燕的帮助下,村里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从原来的2000余元增加至4300元。

  2016年7月,陈燕又以能人大户的带动模式,吸收贫困户富余劳动力,雇用贫困户的同时帮助其在自家农家乐和网店上销售农特产品,所得利润全部归贫困户所有。

  云屏乡乡长吕彬介绍,近年来店子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先后建成农家乐、农家客栈示范户12户,基本满足了外地游客到此观光、避暑、餐饮、住宿的基本需要,直接间接从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全村人口的70%以上。2016年以来,店子村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全村实现旅游产业增收80.72万元。

  “苞谷叶儿么像把哎刀-咦哟咦-哟嗬嗬-咦哟……”黄昏时刻,记者采访结束时,一声“两当号子”响彻山谷,吕彬说,这是村里的民歌歌手在练声,为旅游旺季演出做准备。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