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各方参与的强大合力——打好2017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发布时间: 2017-04-27 09:08:25 | 来源: 四川日报 | 作者: 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 | 责任编辑: 张昊

关键词: 刘宰,脱贫战略,参与机制,乘数效应,硬骨头

人心齐,泰山移。古往今来,任何宏伟的事业都难以靠哪一个方面、某一个群体单独完成,如今的“头等大事”脱贫攻坚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四川是一个多民族人口大省,让9000万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是各级党委、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正如火如荼展开,在这条战线上,我们要集结、动员起最广泛的力量,合力啃下“硬骨头”,将胜利的旗帜插上最险要的山头。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中国自古有之,正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从先秦《周礼》的“荒政十二策”,到南宋的《救荒活民书》,再到清代的《荒政辑要》,都记载了先辈丰富的扶贫经验。在扶贫方式上,古人在官府主导的同时,非常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把自己积攒下的家财拿出来,在家乡苏州郊外的吴、长两县购买土地近千亩,以地力所得救济当地的穷人,使他们“日有食,岁有衣”。南宋慈善家刘宰,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粥局,救济穷困大众,其间受其惠者,每日超过万人。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脱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事业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等率先开展定点扶贫,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结对扶贫协作,对推动社会扶贫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特别是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全社会扶贫日益显现出巨大发展潜力。我们认识到,只有广泛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才能汇聚各种资源要素,打好新时期脱贫攻坚战总体战。目前来看,虽有广泛共识和一致行动,但在局部地区,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广度、深度与力度还不够,需要挖掘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特别在汇聚合力上,相关配套措施还显得很薄弱,以至于把扶贫脱贫的“大合唱”搞成了“独角戏”,这样的扶贫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凝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复杂性艰巨性,充分意识到没有社会的广泛参与,我们就难以赢得这场胜利。一个健全的扶贫体系,必须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建立起富有建设性的互动关系。我们需要进一步坚持政府引导,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坚持多元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的作用,多种形式推进。摒弃地域之分、门户之见,打破“单兵作战”壁垒,各司其职、分线作战,形成“协同作战”的合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优势,促进社会帮扶资源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也才能创新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

众所周知,全社会扶贫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社会越是文明进步,可能参与社会扶贫的范围、形式就越多,效果就越好、越持久。经过30多年实践探索,我国目前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在这个格局里,社会扶贫不单单是捐点钱、捐点物、提供一点政府扶贫资金以外的补充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扶贫方式,构建起社会各阶层参与脱贫攻坚的制度机制。此外,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情感沟通和理解,比单纯的物质帮扶更加重要。社会扶贫本质是奉献爱心和承担社会责任,所以社会扶贫对贫困群众来说,显得更平等、更易接受,可以起到情感润滑剂的作用,这是公共机构、政府扶贫所无法替代的。

凝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还需要进一步把互联网手段、互联网思维融入其中。“互联网+”不仅是扶贫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2016年,“互联网+精准扶贫”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响应国家《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号召,推动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将互联网与脱贫工作紧密结合,助力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这也是最时尚的社会扶贫力量,构建了全新的精准扶贫平台和渠道,以实现扶贫脱贫的“乘数效应”。除此之外,社会各界纷纷与扶贫相连相“+”,充分体现了汇全国之力、聚各方之财、集全民之智的“大扶贫格局”最新形态,也让人民群众致富奔康的步伐更自信、更从容。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