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脱贫故事:三段人生经历告诉你 为何联合国都瞩目这里

发布时间: 2017-04-26 14:49:41 | 来源: 中国西藏网 | 作者: 宋家丽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库布其,光伏产业,扶贫,沙漠,亿利

中国西藏网讯 这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京津冀沙尘暴来源地之一。三十年前,这里没有路,黄沙漫天,荒漠不长农作物。三十年后,这里创造的治沙生态修复带动产业扶贫模式,获得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的“土地生命奖”。三十年,这里换了人间。

  △ 图为库布其沙漠和湖边的绿色 摄影:乔治·斯坦梅茨

赔钱治沙从老板“有点傻”到主动掏钱干

韩美飞,亿利资源集团库布其生态事业部首席科学家,一身蓝色粗布上衣,裤脚和鞋上沾满了沙子,皮肤是西北人的黝黑,约莫60几岁,这就是韩美飞给人的第一印象。曾经是小学教师的韩美飞,被称作“首席科学家”是因为他带领团队研发了“甘草平栽”“水气法”等20多种沙地种植技术,突破了沙漠种树的世界性难题。回顾自己成为“科学家”的路,韩美飞颇为感慨。

“一家企业不想着赚钱,而想着花钱给国家种树治沙,开始厂里的工人都反对。”韩美飞说的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1988年,亿利资源集团还是家小型盐厂。地处荒漠,交通物流不便,工厂濒临倒闭。要想富,先修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工厂自筹资金打通了一条65公里的穿沙公路。但大风一来,路就被黄沙掩埋了。当地农牧民也饱受黄沙之苦,荒地不能种粮食。要吃饭,先治沙。在这个背景下,库布其人开始了治沙模式。

  △图为正在演示“水气法”的技术工人

农牧民开始听说要种树治沙,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千百年来,这里黄沙漫天,勉强存活的几棵小树苗,还会被牲畜啃死。但看在每天种树有20块工钱拿的份上,农牧民们即使觉得“老板有点傻”也还是跟着干了。

三十年来,在一次又一次失败后,库布其治沙人摸索出“甘草平栽”法。甘草不仅能固沙,还有经济效益。现在,农牧民每天种树工资150元,贫困户200元。此外,他们还有自己的土地,土地产出效益也全部归自己。靠种树,真的脱贫了。

韩美飞思想转变是在2000年。那一年,亿利资源上市了。“上市评估组来到沙漠,专家看到这里大片绿色植被后,都直呼不敢相信。后来,联合国也派人来了,还有很多人来看我们治沙。国内的,国外的,黑的、白的、黄的,什么肤色都有,他们看到我们植树治沙都说,我们做了一件造福人类的大好事。”

韩美飞说,从那时起自己和股东们渐渐意识到,“做了件好事”。现在大家都主动掏腰包,拿出每年盈利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用于植树防沙。宁可少赚点,也要让库布其绿起来。

  △图为斯仁巴布家的客厅

游牧人变了从“居无定所”到“汽车别墅”

“刚开始说要我们的地,我非常生气。没跟他们谈,就把他们赶了出去。”蒙古族的斯仁巴布曾经是牧民,在库布其沙漠的七星湖一带游牧,逐草木而居。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定居”从心理上很难接受。按规划,牧民将荒地以转租或入股形式租给亿利资源集团,集团支付牧民补偿金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家庭旅馆、餐饮、旅游等行业培训和一部分资金支持。

开始牧民们非常抵制。当地政府和集团反复给他们做工作。不仅为他们提供免费住房,还赠与他们牛、羊等生产资料。让牧民不仅可以继续饲养牲畜,还能办起农家乐。就这样,一些率先定居下来的牧民,通过发展旅游业,一年收入达30几万,家里添置了家电和汽车。

渐渐地,在富起来的牧民带动下,许多人开始接受这种定居形式。喝奶茶、吃牛羊肉的民族习惯并没有改变。在定居点,孩子有学上了。斯仁巴布的大女儿在读小学,周边都是农牧民的孩子。他们在家中依旧说蒙语,在学校学习普通话。

“经营沙漠越野车,我们每年能赚二十几万。景区到了旅游季节,我们就去帮忙,打这些零工的收入,每年也有个三、四万。”斯仁巴布说。

阳光照进这幢蒙式的独栋小楼,窗边绿植在斯仁巴布母亲的照料下枝繁叶茂。斯仁巴布六个月大的小女儿,睁着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世界。屋中,一家人其乐融融,屋外,是蓝色天空下的现代化村落。

  △图为乔治·斯坦梅茨向僧人丹毕宁布展示航拍器 来源:亿利资源集团

只有库布齐沙漠年轻人愿意留下来

乔治·斯坦梅茨是美国《国家地理》的航拍摄影师,对沙漠情有独钟。他去过全球27个国家拍摄沙漠,从撒哈拉到南极。

“坦白说,库布其沙漠对我来说,太绿了!” 斯坦梅茨说。当他驾着自己的动力飞行伞,航拍下库布齐沙漠时,他被感动了。

“我到过很多美丽的沙漠,但沙漠中的居民好像不觉得沙漠美,他们试图逃离。年轻人离开沙漠,去外面寻找更好的机会,然后,就再也不回来了。” 斯坦梅茨回忆自己的拍摄经历。带给他触动的不仅是库布其沙漠变得越来越绿,而是当地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守护这片绿色。“这里的年轻人很幸运,不用远离家乡就可以找到许多的工作机会。”他说。

生态产业、新能源产业、沙漠旅游业、现代农牧业,所有产业都能带来就业机会。大多数年轻人,从这里到大城市读书,然后再回到这里,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指导农牧民把产业做精。

现代化产业悄然改变了这座蒙古族村落,村民们过着非常现代化的生活,电视机、电脑和智能手机,应有尽有。斯坦梅茨对游牧文化的改变是这样看的,“我认识的一户蒙古族人家,生活方式确实很现代,但他们依旧在放牧,家中有500头羊。我认为,所有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都应当被尊重。文化不是停滞不前的,游牧文化同样也是在发展的。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保护区,人们同样在使用卡车、拖拉机等现代化机械工具。” 斯坦梅茨说。

  △图为库布其沙生植物园占地5000多亩 摄影:乔治·斯坦梅茨

每年七十次的沙尘暴减少到了只有四、五次,京津冀一带沙尘天气明显减少。截至目前,库布其沙漠已绿化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修复1.1万多平方公里,培育出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绿色种子,运用沙漠里的光热等资源创新发展“治沙+发电+种植+养殖+扶贫”的生态光伏产业,累计带动10万人摆脱贫困,创造了4634亿生态财富。

库布其治沙扶贫模式受到了联合国和许多沙漠国家的肯定,中国更是将其作为治沙模式代表,在未来“一带一路”建设中,向沿线国家和地区输出。

是怎样的信念,让库布其治沙人用三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持到今天,创造出自己的绿洲?治沙领路人,也是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仅用了六个字来回答这个问题——“生存、发展、回馈”。(中国西藏网文/宋家丽)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