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门打工,也能脱贫致富”

发布时间: 2017-03-22 09:43:05 | 来源: 海南日报 | 作者: 彭青林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彭德成,支付宝,仁洞村,外出打工,劳动力转移

■ 本报记者 彭青林

在贵州梵净山景区前,一群操着海南口音的年轻人正在打扫街道、指挥车辆停放。这些年轻人,大都来自海南省澄迈县中兴镇仁洞村。

“我们什么活都干,月工资3000元左右,有吃有住,省下的可以寄回家给妈妈。”彭德成说。去年,在爱心企业的引导下,仁洞村组织贫困户外出打工,20岁的他动了心思,第一次坐上飞机外出打工。

“一人打工全家脱贫。”按计划,到2020年,我国将通过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1000万人脱贫。在海南,各级党委政府也把务工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这条道路上,一批来自澄迈的年轻人在外界的支持引导下走出了封闭的村庄,不仅增加了收入,也看到了岛外的广阔世界,年轻人的闯劲、干劲正在他们身上萌发。

19岁的符芳升拿到第一笔工资,他就让同伴用支付宝转了1000元钱到父亲的卡上。电话里,叔叔告诉他,钱已经收到了,但父亲还是不愿意和他说话。

原来,父亲以为他又跑出来“不务正业”了。过去的符芳升,就像许多同龄人一样,爱玩爱闹,听不进长辈的唠叨。就是打零工,他也没有给家里寄过钱。直到去年夏天玩耍路上出了车祸,缝了数针躺在病床上的符芳升,看着父母既为他也为医疗费发愁的面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鼓起了走出去的勇气。

“想想自己当时,真不应该。”符芳升现在只想用自己的努力多赚钱,帮助家庭走出贫困。“我们出门打工,也能脱贫致富。”

过去,仁洞村曾有不少这样的年轻人,中学毕业后无所事事,常常喝酒打架。省人大代表黄桂提到村里来调研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找到村里的带头人,希望组织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在黄桂提的支持下,仁洞村近年来先后组织了几批贫困劳动力到广东、贵州等地打工,其中一些人已经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做起了小生意,成了“小老板”。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改变着个人,也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

2014年,彭德成的父亲患上鼻癌,除去医疗保险报销部分仍需8万元,这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彭德成离开家时,母亲泪眼汪汪地给他塞了一百元钱做路费。

“现在,一拿到工资就想着寄给妈妈。”彭德成说。现在,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在努力地摆脱贫困:彭德成努力打工;他的母亲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政府扶贫发放的鹅苗上,努力学习养殖技术,希望养好鹅卖个好价钱;18岁的妹妹彭海心主动承担起了所有家务,还想着继续学习。

“听说现在政府政策好,可以免费读中职,课本都免费,我就想再去读几年,学到技术找个好工作,让爸妈不再那么辛苦。”这个瘦弱的女孩告诉记者。

“只要给他们一个合适的机会,通过正确的引导,我相信这些很聪明的小孩,一定能够胜任外面的工作、适应外面的世界,他们就会‘开花结果’。”黄桂提在接受采访时说。

(本报海口3月21日讯)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