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悬崖上的村庄

发布时间:2017-03-20 11:06:40 |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陈杰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悬崖,村庄

陈杰/摄
 
2016年5月14日,在三名家长的保护下,15个孩子从勒尔小学出发,走崖壁,爬藤梯,踏上放学回家的路。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上,与山下公路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顺着悬崖断续修建的17条藤梯,村里的15个孩子,需徒手攀爬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学读书。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陈杰/摄
 
2016年5月14日,爬山开始前,陈古吉用背包绳绕过6岁儿子陈木黑的胸口,在背后打上结,爬山过程,他把背包带的另一头紧紧攥在自己手里。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陈杰/摄
 

2016年5月14日,孩子们在攀爬一段几乎垂直的“天梯”回家。15个孩子中多数是女孩,他们和男孩一样,大约用了2个小时,到达“悬崖村”。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上,与山下公路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顺着悬崖断续修建的17条藤梯,村里的15个孩子,需徒手攀爬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学读书。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陈杰/摄
 

2016年5月14日,孩子在攀爬过程中,累了,坐在藤梯上休息。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上,与山下公路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顺着悬崖断续修建的17条藤梯,村里的15个孩子,需徒手攀爬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学读书。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陈杰/摄
 

2016年5月14日,爬到一半,孩子们在一处可以容纳十多人依靠的崖壁上休息。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上,与山下公路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顺着悬崖断续修建的17条藤梯,村里的15个孩子,需徒手攀爬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学读书。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陈杰/摄
 

2016年5月14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攀爬,孩子们到达山顶崖边,他们稍作休息后,回到各自家中。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上,与山下公路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顺着悬崖断续修建的17条藤梯,村里的15个孩子,需徒手攀爬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学读书。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陈杰/摄
 

回答家中,8岁的吉觉尔子流了很多汗。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上,与山下公路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顺着悬崖断续修建的17条藤梯,村里的15个孩子,需徒手攀爬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学读书。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陈杰/摄
 

爬到山顶,俄地有三的鞋因频繁爬山破损严重,脚趾全都露出来了,而,他没有钱换新鞋。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上,与山下公路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顺着悬崖断续修建的17条藤梯,村里的15个孩子,需徒手攀爬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学读书。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陈杰/摄
 

陈古吉一家在一起吃午餐。他的6个孩子除了最小的,其余的孩子都已经开始承担家务。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上,与山下公路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顺着悬崖断续修建的17条藤梯,村里的15个孩子,需徒手攀爬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学读书。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陈杰/摄
 

阿土勒尔村全貌,现在共有72户400多人居住在这里。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上,与山下公路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的道路是顺着悬崖断续修建的17条藤梯,村里的15个孩子,需徒手攀爬这些藤梯往返到山下小学读书。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拍客大赛征集作品)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