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扶贫 巧打文化牌(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 2017-03-15 11:51:19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文博会,吉他,鸟笼,文化牌,专业合作社

走入贵州正安国际吉他文化产业园,在展厅,各式各样的吉他目不暇接;表演台上,演奏人员用吉他率性弹奏风格迥异、各具情调的乐曲;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着黏合、喷漆、组装、调音……

正安县的吉他文化产业园,先后引进26家吉他制造和配套企业。2016年,正安县的吉他产值30亿元,带动3000多人脱贫。

如今,在贵州的脱贫攻坚战中,“文化”正大显身手,为脱贫攻坚提供精神支撑、创造产业价值。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冗渡镇大寨村秧弄锦绣合作社,布依族妇女们正忙着纺纱、织布、缝新衣。合作社负责人王琴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已制作700余套民族服装及相关手工品,销售额达40多万元。

蜡染、刺绣、竹编、银饰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及多彩民族文化资源,为贵州用文化激发精准扶贫新动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贵州广泛挖掘各地的文化资源,先后打出贵阳的孔学堂和阳明文化、遵义的长征文化、黔东南的民族生态文化等“十大文化品牌”,打造有民族“情”、红色“心”、传统“根”、绿色“衣”的多彩和谐文化品牌体系。

去年9月,2016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在贵安新区举行。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手工艺大师、民间艺人和参展商人齐聚一堂,共同演绎一场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精彩盛宴。

借助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西部文博会以及贵州民博会等平台,贵州积极组织非遗传承发展的各类文化企业参加展示展销,2014—2016年三届深圳文博会,实现现场销售164万元,订单3172.6万元;2016年贵州民博会组织上万种商品参展,实现交易1.6亿元。

“以前鸟笼大多送人或自己玩耍,现在却可以卖钱,而且越来越值钱了。”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村民杨和昌说,卡拉村有着悠久的鸟笼工艺编制历史,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编制鸟笼。目前全村154户就有125户做鸟笼,年销售鸟笼15万只,产值达650万元,并且成立丹寨卡拉鸟笼专业合作社,鸟笼产业初现规模。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贵州实施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一批非遗保护性生产基地和体验展示街区,推动传统手工艺标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

2016年,贵州选取14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试点工作。从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资1000万元,市州配套500万元,以项目扶持的方式开展文化产业扶贫。目前,已建成15个文产扶贫示范基地,培育350个市场主体,帮助98个贫困村、3.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