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李平,一个平凡朴实的男人,和患病父母及残疾的弟弟相依为命。45岁对于很多男人来说代表着早已成家立业,但李平作为这个赤贫家庭的唯一劳动力,至今未婚。
以前,他的世界里只有患病的父母、残疾的弟弟,和这个茅草土墙、风雨飘摇的家。如今,搬进恒大捐建的幸福新村,李平又有了新的念想。
破屋内,贫困拖垮“顶梁柱”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代诗人杜甫的诗,用在1300年后的大方县安乐乡白宫村李平身上,再恰当不过。
半边是木板结构,半边是残破不堪的土墙,破败的茅草屋顶还有一大半没有盖全,稀稀拉拉补了几块石棉瓦。李平家残破不堪的老房子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了,风吹雨淋随时都有可能倒塌。这么多年来,这个家全靠李平支撑着。
李平以前在浙江工地上干活,挣的钱多多少少可以补贴点家用,日子也勉强过得去。可是2014年,在贵阳务工的弟弟因伤腿被截肢,李平不得不回到家里照顾他。父母年纪大了,本来就需要照顾,给弟弟治病又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花光了,本就困窘的家变得一贫如洗,环视破旧昏暗的屋子,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生活的无奈在李平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面对此情此景,这个原本坚强的汉子变得沉默,时常呆呆地看着远方,不知所措。
“这个地方土浅地皮薄,开始那几年粮食还不够吃,后来有了肥料了,勉强能够糊口。这几年腿不好,又生病,地也种不了了。”李平的父亲李秀华说这话时,泪水止不住流了出来,老人不停用衣角在擦拭。
母亲王正芬的情况也好不哪里去,常年与病魔相伴,“我这腿已经染病十几年了,走路不注意,不拄着棍子都要摔倒。”
赶集必经的稀泥路
老房子是父母留下的,李平和弟弟李玉松看到村里的老乡纷纷挣钱修了新房子,有的还是敞亮的小二楼,也不免羡慕。
已经干不了任何活路的李玉松常常面对板壁发呆,“这家里的房子也不像别人家的好,巴不得挣点钱修一栋房子,让自己的父母住上好房子,但是腿受伤了,就没办法了。”
原来早些年哥俩就商量好,一定要努力挣钱盖一栋新房,有了新房子才能娶媳妇,才能过上幸福生活,让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亲享受天伦之乐。
“现在腿受伤了,这个愿望肯定就不能实现了,新房子起码自己盖不成了。”说话间,李玉松一直试图握紧拳头,似乎想立马站起来去大干一场,但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