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党村景象(向春玲供图)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记者王虔 实习生杨洋) 2014年4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一篇“下乡的味道”文章,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多年前在福建宁德下党村调研的经历。现在,“下乡的味道”已注册为扶贫品牌商标,把下党村的茶叶等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打开了销路。刚刚从福建宁德下党村和赤溪村调研回来的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发展理论教研室教授向春玲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深有感触地说。“下党村第一书记把精神财富转化为核心品牌竞争力,没有走传统农产品电商扶贫的老路,而是在其中赋予了更多的精神文化内容。”
干部发力:“第一书记”带去新观念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这次调研期间,第一书记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向春玲认为,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新举措,整合了城乡干部资源,给想干事、能干事的年青干部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强化党的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书记给贫困村带去了许多脱贫的新思想和新办法。下党村的第一书记是福建省委组织部派下去的曾守福,“他到下党村,首先抓班子,把脱贫攻坚的堡垒做好。他跟村里的干部谈心,讲政策、听建议、讲发展,和中央党建工作的‘两学一做’、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做,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好,只有把班子建好了才能干事。”向春玲介绍,在这位第一书记的推动下,下党村建设了“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将下党村传统自然生态的制茶方法与现代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开启了精准扶贫新模式。
“这个茶园600多亩,在山下他们建设了一个1600多平米的标准化厂房。从种茶的山上,到采茶、制茶过程都有视频;客户出钱租下一片茶园,可以看到茶叶生产的全程操作。通过可视化的技术来把茶和茶产业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项目。”向春玲介绍,这座茶园的经营采取利益共享机制,村集体占20%的股份,管理人员占股60%,村民和贫困户占股20%,注册了一个梦之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把贫困户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与此同时,当地还成立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有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50多个茶农加入了合作社,让农民不再单独面对市场。“这位第一书记还抓住互联网商机,注册了‘下乡的味道’商标,让农产品能用电商路径销售出去。”通过实施“下乡的味道”扶贫定制茶园,每亩茶园农民从原来的2400多远增收到6000元。增加村财政收入8万多元,实现了这个贫困村财政零的突破。
向春玲介绍,“下乡的味道”原本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一篇报道标题,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多年前在下党调研的经历,弘扬了党的群众路线方针。下党村把习总书记“三进下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核心品牌竞争力,让向春玲觉得非常有创意:“消费者现在不只是消费物质性的产品,还会追求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下党村第一书记把精神财富转化为核心品牌竞争力,没有走传统农产品电商扶贫的老路,而是在其中赋予了更多的精神文化内容。”
赤溪村的“造福工程”(向春玲供图)
组织带动:从“输血”、“换血”到“造血”
赤溪村是宁德下辖的畲族行政村。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反映了赤溪下山溪畲族自然村贫困状况,并刊发《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引起党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福建省、地、县各级立即组织干部群众率先对赤溪村这样的贫困村展开有组织有规模的扶贫工作。同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攻坚工作由此拉开序幕。因此,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在这里,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里的扶贫经历了从‘输血’、‘换血’到‘造血’的过程。”向春玲介绍。80年代,赤溪村的扶贫工作也是停留在救济慰问这样的“输血”方式上。90年代,当地开始实施“造福工程”,以1994年下山溪22户88名畲族群众实施福建省首批“造福工程”整村搬迁为先导,将周边12个自然村280多户村民整村搬迁至中心村,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使中心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这样的搬迁扶贫,被称为“换血”。而到了现在,赤溪村已经融入了全市的“旅游产业圈”,发展出了旅游业、产业共举的“造血”模式。如今的赤溪村已经从八十年代的村负债十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6元到2015年的村财政收入3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6万元;人均住房从8.4平方米的“茅草屋、木瓦房”升级为人均36.5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房”。村财政和老百姓收入都有极大的改善,从30年前的贫困村变成现在的小康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赤溪村除了通过争取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落实扶贫政策这些常规性的扶贫方式之外,还非常注重党建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通过“五型五好”建设(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廉明型、先进型和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把村里党员队伍建立起来;突出“四强四引领”(强素质、引领思想观念大转变;强组织、引领脱贫致富奔小康;强合力、引领建设美丽乡村;强机制、引领团结稳定促和谐)强化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密切畲汉两族的关系,实行少数民族“三优政策:即少数民族造福工程搬迁优先落实、少数民族群众创业就业优先扶植、少数民族干部优先培养。赤溪村还特别将经济能人、种养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入选村“两委”班子。
“除此之外,这里还尤为注重思想文化扶贫。”向春玲介绍。“扶贫要扶志”,赤溪村以当地的人文、浓厚的畲族文化和红色革命历史文化为基础,强化党员群众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扶贫先扶智”,他们办好村里的教育,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增强脱贫积极性。“由于村里的扶贫事业已经开展起来,离乡的村民也开始回归,办农家乐、开民宿、做旅游服务……他们在家门口就有事情做,还可以自己当老板,如果钱不够,村里面乡镇的干部还可以帮助申请扶贫贷款。”
向春玲认为,我国的贫困治理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党委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城镇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城乡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贫困村的脱贫致富需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做好党建工作,发挥好村党支部规划、指挥、协调、服务、动员、管理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村里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模范作用。
当年习近平去下党村走过的路(向春玲供图)
思想引领:“红色新经典”的力量
思想和精神的财富可以成为扶贫事业的基础,甚至是直接推动力。向春玲告诉记者,在下党村调研期间,当地开发的“红色新经典”旅游资源让她印象深刻。“为什么叫新经典?因为这里除了有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传统红色遗迹外,还有可以进行新时期党性教育的重要资源。”
“下党村山高路滑,八十年代去一次需要坐两小时的车,还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向春玲介绍,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习近平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和福建省委副书记期间,曾经三次去下党村调研指导工作。在1989年7月参加接待习近平书记的下党村干部告诉向春玲:习近平第一次到下党村时,村里没有合适的场地开会,只能把会场安排在一个小学的教室里,把两张课桌拼在一起,铺了一张床单当做“主席台”。在“主席台”有三个位置,习近平是最高领导,但他并没有坐在中间,让乡党委书记坐在中间,他自己坐在最左边的位置上。村子里拿出了一瓶菠萝罐头给他,那时是村里最好的东西,在这时,习近平发现坐在旁边有一位年迈的老大爷,他把罐头都倒给了老大爷,自己就用罐头瓶喝水。向春玲对此颇有感触,“他跋山涉水,去贫困村是带着感情的。这次会后,习书记在宁德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给下党乡支持72万元,其中40万元用于建电站,32万元用于开公路。下党乡群众说,习书记来了之后,我们这里才用上电灯,才有了走出大山的公路”。习近平在这里任职的经历,也在此后经常被他提起。
如今,在下党村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留下的扶贫调研的足迹,一批“红色新经典”旅游资源已经形成。再加之这里有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传统红色遗迹、单拱跨度世界第一的廊桥古建筑资源、古代通俗文学作家冯梦龙任职期间留下的文化资源,还有下党村秀丽的自然风光,这个贫困村将充分利用自己的旅游资源脱贫致富。2016年,下党村被列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宁德市旅游局干部告诉向春玲,“下党村是福建省旅游局重点扶贫村,经过两年帮扶,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旅游开发,旅游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目前,下党村已经拟定了28个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其中就有修缮一条党群连心路、升级一批旅游景点、策划一批富民项目、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完善一批基础设施,这里的旅游扶贫正在健康发展。习总书记关注贫困的态度精神,不仅在当年成为下党村扶贫的巨大推动力,在今天,还将继续成为下党村扶贫工作的动力源泉;下党村蕴含的扶贫思想力量,不仅会成为自身脱贫的宝贵资源,也将惠及来此的每一位干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