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看贵州】与地斗其乐无穷

发布时间: 2017-03-01 11:10:58 | 来源: 多彩贵州网 | 作者: 朱江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晴隆模式,晴隆县,养羊,皇竹草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朱江)16年前的晴隆县,晴隆人看着村前漫山的石旮旯默默地皱着眉,严酷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每一个村民都看不到生存的希望。他们不断地问自己,未来怎么活。

如今的晴隆,漫山的石疙瘩变成了大草原,满山牛羊为晴隆人找到了活法。

  晴隆羊肉加工制品

晴隆人心里的刺

晴隆,是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是全省同步小康重点扶贫的4个贫困县之一,全县25度以上坡耕地占土地面积的65%,曾经是屙屎都不生蛆的石旮旯。

陈兴是晴隆县沙子镇三合村村民,他回忆说:“几年前四周山梁上一堆又一堆的石头,在阳光的照射下直刺眼。”

面对严重的石漠化,村民们尝试过种其他农作物,效果都不太好,相对只有种包谷的产量稍为高些,但遇天旱水涝还是会颗粒无收。这些漫山遍野的石头成为长在晴隆人心里的刺。

进入二十一世纪,晴隆人穷则思变,集中智慧,以满山的草,满坡的羊宣战石漠化,挑战贫困,创造了“晴隆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树立为全国的典范。

2006年6月,中国南方草地畜牧业现场经验交流暨培训会议就在晴隆举行,总结和推广“晴隆模式”。2010年,晴隆举行的“石漠化地区种草养畜产业化扶贫贵州试点工作现场会”,决定在中国13个省和贵州43个县全面推开和继续巩固“晴隆模式”。中国首批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中,有33个推广“晴隆模式”,且收到了较好效果。

专家说,“晴隆模式”是因地制宜,靠人工种草养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同步发展的模式,是富民的模式。

  罗成向记者介绍自己种草的经历

畜牧业带来4亿增收

晴隆县沙子镇三合村村民罗成是沙子镇有名的种草大户,每年光靠种草他就有将近5万元的收入。

罗成告诉记者,以前他种的都是粮食,费力不说一年到头还挣不了几个钱,家里5口人全靠自己和妻子外出打工养活。

2015年,在晴隆县草地中心的帮助下罗成开始尝试种草,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大家都不信种草能发财,说我是头上长草,哪知道第一年我就赚了几万元。”罗成说,现在他的地里都种上了皇竹草,这种草一年可以割四茬,长得很快,管理容易,全年几乎都是绿的。“这些草不愁销量,现在县里大力发展畜牧业,最缺的就是畜生的口粮。你有多少,就要多少。”

在罗成的带动下,三合村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开始种起了草。有的村民更是依靠牧草,发展起晴隆羊的养殖。

  提起现在的收入,村民们开心的笑了

“石漠化的地方种草,在恢复生态、保持水土的同时,还能发展养殖业,达到产业扶贫的目的。”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工作人员说。晴隆县把治理石漠化与发展种草养羊产业有机结合,以种草来涵养水土,以养畜来增加农民收入,产业迅速发展。

目前,全县已种植人工草地48万亩,改良草地30.8万亩,养羊50余万只。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2.4万户农户10万多人参与种草和养羊,涉羊产业全年为农户创收近4亿元

如今,昔日的石漠化荒地已大变样。如今在晴隆的山山岭岭,绿色逐步覆盖了裸露的石头,山变绿了,地有生机了,生态不在脆弱。在晴隆生态畜牧业扶贫示范园区内,山头草丰林茂;红瓦白墙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圈养着肥羊;海权肉业加工厂,有机肥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和羊毛加工厂建成,投入运营······

晴隆人心里的刺拔开了。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