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意见》当中提出,“推行绿色生产、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农业未来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此进行解读。
李国祥表示,从大的方面看,我国农业资源比较紧张。“比如说地下水,山区里面,尤其是西北地区,耕地是很多的,唯一缺的就是水。当然引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考虑不要破坏生态。”同时北方地区的覆盖薄膜成为了“白色污染”,会造成土壤的破坏;山区里还有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要生产特色农产品,必须是优质,耕地本来就很少,为追求产量拼命施化肥农药带来了污染是不应该的。现在很多地方不准养猪了,如果环境治理得不好,或者是农牧业没有结合,养殖业的粪污可能就会污染环境。”
李国祥指出,从农民增收脱贫和资源环境的角度来看,必须实行绿色发展。破坏环境、破坏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薄膜,带来的后果是大家都在吃苦头。消费者认为食物不安全,不放心;农民的产品卖不出去。资源已经消耗得非常多了,必须使用绿色的生产方式,这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到未来,环境就是财富、就是资本。所以贫困地区一定要守住环境,千万不要破坏。
“绿色生产,就是要把生产环境保护好,让资本不断积累。”李国祥认为,绿色生产,对于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也是最宝贵的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很好地看待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