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泗县泗城镇胡陈村贫困户胡万侠,去年在省农委和当地政府的帮扶下,承包了两个蔬菜大棚,当年收入就实现了翻番,顺利脱贫。日前,记者走进了胡万侠的家,记录下了这个贫困家庭的脱贫故事。
宿州市泗县泗城镇胡陈村村头,凌冽的北风扫过一排蔬菜大棚,发出“噗啦、噗啦”的声响。大棚里,胡万侠正弯腰拔着大蒜,不时起身擦擦额角的汗。“今天拔好,明天早上才能去卖。”胡万侠对记者这样说。
自从去年承包了这两亩地的蔬菜大棚,胡万侠的心思可就都在这上头了。“早上八九点钟,干个把两个小时,下午也去,像这两天拔大蒜都得去,这一天拔二三百斤。”
一年下来,胡万侠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收入比过去整整翻了一番,一家人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说起胡万侠家,那可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户。家里五口人,除了胡万侠,还有她的儿子、儿媳、上小学的孙子和刚满三岁的孙女。由于儿子是聋哑人,儿媳双腿瘫痪,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着家里的十几亩地。
胡万侠:“你看这家庭怎么能走掉,不能外面打工,只能留在家。”
记者:“原先(地里)种什么?”
胡万侠:“种粟、小麦,那收入低,只合千把块钱一亩。”
去年,省农委对口帮扶胡陈村的脱贫工作。为了让像胡万侠一样有劳动能力却没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尽快脱贫,村里利用流转的土地建起了蔬菜大棚,省农委派专人从技术上对贫困户进行指导。胡陈村村支书刘洋介绍:“我们把棚子建好以后,贫困户只出1000块钱一亩的租地钱,其他的都不要。”
蔬菜大棚一年种两季,一季育红薯秧,一季种蔬菜。如何整地、何时排种、怎样管理苗床……每个环节,都有人手把手的教。儿媳周梅记得,刚承包大棚那会儿,胡万侠几乎每天都要接受“培训”。周梅:“他们来教过技术,让我们去学习,一般都是我母亲(胡万侠)去的。”
去年8月,大棚里育出了第一批红薯秧,就为这个家庭带来了两万多元的收入。胡万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这笔钱还了家里欠下多年的债。周梅:(出录音)(我们)结婚时候盖的房子,钱都是借的,后来收入不大,都没有还多少。今年政府的帮扶还了一笔,现在还有一点,准备2017年把它还齐。
周梅的言语中,透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一年前,胡万侠在这小小的蔬菜大棚里种下了第一颗种子;
一年后,这颗小小的种子在周梅的心里开出了希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