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利:精准扶贫的难点在荒漠化地区和沙区

发布时间: 2017-01-22 14:53:1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张永利,精准扶贫,荒漠化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荒漠化防治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就我国现在全面发起的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的贫困人口将如期实现全面脱贫,那么荒漠化地区和沙区是我国的重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比较多,这些沙区如果要实现脱贫致富,防沙治沙将起到哪些作用,将有哪些作为,如何更好地与扶贫工作相结合。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指出,荒漠化与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土地荒漠化、沙化是沙区、荒漠化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反过来,贫困又导致了过度地开垦、放牧、滥采滥挖、生态破坏,加深了荒漠化的程度,所以实现沙区、荒漠化地区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必须认真抓好防沙治沙,认真抓好荒漠化的防治。

沙区是我国贫困的重点地区,也是精准扶贫的难点所在。我国荒漠化地区、沙区与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契合度高,全国现有的832个贫困县当中,有290个在沙区,占总数的35%。全国现有的7017万贫困人口中,超过2000万人主要生活在西北的荒漠化地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0%。沙区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说我国精准扶贫的难点、重点在荒漠化地区和沙区。

张永利表示,从一定意义上讲,防沙治沙具有扶贫的性质,理由有下面三点:一是可以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参与沙区荒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开展扶贫。包括在贫困县当中选择那些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造林绿化,承担封禁保护任务,开展严重沙化耕地的退耕还林等,使他们获得相应的劳务收入和政策性收入。二是可以通过实施灌木林的平茬及加工项目开展扶贫,我国北方沙区有灌木林3.3亿亩,其中可以平茬抚育的有大约5000万亩,亟待进行平茬复壮的有1000多万亩。所以在现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平茬复壮的规模和投资,使当地的贫困人口由此获得相应收入。三是可以通过适度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开展扶贫,包括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度发展特色林果基地,做大做强大枣、沙棘、枸杞、肉苁蓉、黑枸杞、大扁杏等特色产业,以及开展饲料加工、中药材利用、沙漠旅游等,增加沙区群众的收入。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下一步将把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荒漠化防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突出“四个优先”。一是在工程规划上,优先考虑扶贫的重点县;二是在资金的投放上,优先安排扶贫重点县;三是在治理措施上,优先选择那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治理模式;四是在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上,优先面向扶贫重点县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