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走出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发布时间: 2017-01-16 15:02:1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黄姝颖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武隆,旅游扶贫,扶贫攻坚

DSC_0618.jpg

   重庆市人大代表、武隆区区委书记何平

中国网1月16日讯(记者 黄姝颖)这一张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的成绩单:全区75个贫困村已达到整村脱贫标准,建卡贫困人口由1.6万户、5.5449万人减少到1734户、5111人,贫困发生率由18.6%下降到1.7%;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15元增长到6842元,增幅达208.9%。

武隆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

但在2901平方公里的武隆大地上,分布着芙蓉江、芙蓉洞、天生三桥、仙女山等260多个景点。奇山秀水、巧夺天工,这些景点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武隆绝佳的生态资源和最大的发展优势,是上天赠予武隆的“金饭碗”。

在长期的实践中,武隆人认识到:若能发展生态旅游,就可能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于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武隆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从开发芙蓉洞开始,逐步整合资源打造出芙蓉洞、芙蓉江、乌江、仙女山、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后坪天坑等旅游景点。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武隆拥有了“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国家级5A景区、“中国户外运动基地”等几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探索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全区近3万农户靠旅游吃饭”

在昨日专题记者会上,重庆市人大代表、武隆区委书记何平介绍,近年来武隆坚持把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围绕“国际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目标,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探索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2016年,武隆接待游客突破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5亿元,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2%,全区近3万农户、7万农民靠旅游吃饭。

“把整个武隆作为一个大公园来规划”

武隆在旅游扶贫方面都有哪些举措和经验?何平称,一方面武隆推动旅游景区全域优化,把整个武隆作为一个大公园来规划。同时武隆推进旅游建设全域覆盖,75个旅游重点项目集中布局三大战场,提档仙女山第一战场,开辟白马山第二战场,夯实乡村旅游第三战场,正在集中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50个,去年乡村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

何平表示,武隆还推动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引进了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培育了一批旅游农产品品牌,建成了度假区商贸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发展“十小”涉旅微企共5621家。

此外,武隆还推动旅游成果全域共享,建成仙女山、白马山片区2个旅游扶贫示范廊道;引导高山移民发展农家乐2500余家,特色餐馆、特产店、旅馆及家庭公寓3000余家,引导景区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小吃、农产品销售、旅游商品销售等商业,景区及周边2万农民通过旅游实现了直接或间接就业。

“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通过明确时间表,出台“1+11”总体方案,强力实施“十大攻坚行动”,加大资金投入、项目实施、产业发展、干部帮扶力度,武隆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经区级自查验收、市级复核和第三方评估,武隆全区75个贫困村已达到整村脱贫标准;脱贫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建卡时的2215元增长到6842元,增幅达208.9%。力争到2019年,除政策兜底的农村贫困人口外,原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全力以赴补齐‘短板’”

在实践中,有什么好的措施防止返贫?

何平表示,脱贫不是终点,而是迈向全面小康的新起点,要让武隆的脱贫群众与全市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全力以赴补齐“短板”。目前,武隆已经研究审议了《关于加快推进精准脱贫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意见(2017-2020年)》,将从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引导就业创业、加强义务教育、开展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等方面着力,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有效抑制相对贫困,确保“能脱贫、可持续、逐步能致富”。、

“农村的特殊困难人员的脱贫直接关系到全区扶贫攻坚奔小康的进程,也是我最上心、最牵挂的,针对农村特殊困难人员。”据何平介绍,目前,武隆仍然有1734户、5111人没有脱贫。为此,武隆提出“宁可少干一个工程,也要挤出资金来保障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全区实施了救助兜底全覆盖政策,确保让这部分特殊困难人员过上有尊严、有保障、有质量的生活。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