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从我所在的江西赣县三团村扶贫实践来看,搞好群众参与,是激发内生动力、破除“等靠要”的良方。
今年9月,我在村里主持修建一条通组公路时,为保证周边排水顺畅,不得不挖掉某贫困户门前的一株黄竹。后来,这位老乡多次找到我,讨要100元赔偿。“这条路是你们政府要修的,不是我让修的。”最后没有办法,不得不“照单全付”,也让我开始仔细反思。在当前一些扶贫工作中,党委包办、政府托管的思维容易僵化,往往为群众做好事,却不与群众商量,让老乡们觉得,扶贫是政府的事,我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如此一来,扶贫的初心,反倒因为缺少沟通变成了“等靠要”思想的催化剂,与政策初衷大相径庭。
后来,村里推动建设蔬菜扶贫产业,很多老乡都来跟我说,要不给钱我就不种。眼看一个好好的产业项目就要“胎死腹中”,我赶忙召集所有的蔬菜种植户开大会,先请他们自己算好账,做这个投资到底值不值。随后,我们组织种植户和贫困户到蔬菜产业发展较好的兄弟乡镇参观,请种植大户现身说法,把收入成本摆出来让老乡们看明白。良好的发展前景面前,很多老乡变得热情高涨、摩拳擦掌。没几天,有几户胆子大的先行投资搭了棚架,也有不少贫困户自己上山砍竹子做了棚架。此时,我们再拿出一部分政策资金,为先行先试的贫困户购置大棚薄膜,老乡们不仅感恩党委政府的帮扶,还更有干劲了。
从两件小事的鲜明对比,我摸索出一点一线精准扶贫的思路。要摸透老乡的心理,一定要抓住群众参与这个关键。
首先要把一些经久耐用的“老办法”用起来,例如把村民大会及时开到位,将扶贫项目从提议到决议的知情权还给老乡;其次把政策宣传做透彻做全面,让贫困户不仅能算好自己这本“小账”,也能明白脱贫攻坚这盘“大棋”;第三要利用好农村熟人社会的特征,使贫困群众彼此鼓励、相互带动,形成“脱贫光荣、懒惰可耻”的浓厚氛围。此外,我们也要用好用对一些“新办法”,例如利用好网络媒体,让贫困户亲眼看一看其他地方的脱贫成果;利用好微信群等社交平台,让农村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也能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
脱贫梦,中国梦。干部搭好台,贫困户唱好戏,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须树立新理念,不能越俎代庖,事事代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用精准扶贫的政策资金换来脱贫实效,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帮扶脱贫中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
(作者为江西赣县江口镇驻三团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