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丈量30贫困村落 让2万多人“越线”不留遗憾

发布时间: 2016-12-07 09:20:22 | 来源: 华龙网 | 作者: 肖子琦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蓝远森,贫困村,贫困户,万隆,越线,重庆,綦江区,脱贫致富

  督查组到各村了解扶贫进度。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原题:【不得不说的扶贫故事】她靠双脚丈量30个贫困村落 让22904人“越线”不留遗憾)

华龙网12月7日6时讯(记者肖子琦) 3年的时间,她靠双脚丈量了原30个贫困村和新一轮25个贫困村以及上百户贫困户,切身感受了扶贫工作的酸甜苦辣。今年初,重庆市綦江区接受了督查验收得到了充分肯定,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綦江区扶贫办主任,蓝远森见证了一个个贫困村的崛起,目睹了一家家贫苦户的脱贫致富。

限时脱贫乡村旅游让小山村顺利蜕变

蓝远森从2012年12月开始从事扶贫工作, 2015年6月,市委下达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任务,3年任务1年攻坚,綦江要求在2015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要解决全区6950户22904名贫困人口的越线脱贫,时间紧、任务重,这不是干部们的担忧,主抓扶贫工作的蓝远森,更是感到压力巨大。说干就干,蓝远森牵头组建班子着手起草《綦江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区委、区政府研究审定后正式出台,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组织领导等,这是綦江区脱贫攻坚纲领性的一个文件,迈开了该区脱贫攻坚战役的第一步。

“有女不嫁万隆山,天晴落雨把门关。一天三顿沙沙饭,肚皮烤起火斑斑……”这是石壕镇万隆村一首流传甚广的民谣,也是昔日万隆村的真实写照。蓝远森第一次走进万隆村时看到,一幢幢破旧的房屋,一条条凹凸不平的道路,昔日红火的煤炭产业,如今全部关门歇业,整个村给了他一种凄凉凉的感觉。

“要想富先修路”,蓝远森统筹了有限的30万元乡村旅游扶贫资金开展先期启动,在相关部门和镇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当年10月如期完成,因为验收项目,她和同事成为了第一批乘车到达“大花坝”的“游客”。

经过多方努力,万隆旅游开发迅速展开。2015年7月31日,“花开云端,浪漫花坝”露营季开幕,当天就接待游客2万多人,各种车辆3千多辆,搭建帐篷600多顶,销售花坝糯玉米2万多斤。2015年,万隆村人均纯收入达7940元,万隆村脱贫了。

  院坝会上向村民了解扶贫进度。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政策落地了确保6950户贫困户贫困家庭如期脱贫

2015年7月,蓝远森到三角镇后坝村摸底调查时,随机抽了一个贫困户张望福。当时她因工尾椎受伤尚未痊愈,随行人员都劝说:“步行来回要1个多小时,不去算了。”但为了了解真实情况,蓝远森还是带着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30多分钟后终于到了张望福家中。

但眼前的一幕让她震惊了,户主48岁,身患肺结核、胃溃疡、矽肺、胃窦炎、耳聋等病,并有智力障碍,父亲重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材的母亲也患有肺结核。“这是我见到的最困难、最凄惨的贫困户。徒有四壁、贫病交加、祸不单行、惨不忍睹……一个个词语在我头脑中闪现。”蓝远森回忆说。

那一刹那,她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好重,也突然觉得用心、用情、用力帮助每一个贫困家庭是多么地重要。

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扶贫、医疗救助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六项精准”的扶贫政策迅速出台。使綦江区110名22类重病患者得到医疗救助、4000多名学生得到资助,6626户贫困户得到产业扶持,3939户家庭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确保6950户贫困户贫困家庭如期脱贫。

督促检查不走过场 22904人“越线”不留遗憾

执行命令不打折扣,这是完成扶贫开发任务的关键,如何让所有参加扶贫开发的干部都真正行动起来,而不是“呐喊助威”,蓝远森思考了很多。

2015年10月,蓝远森到一个贫困村召集村民开院坝会时,村民向她反映问题。

她一笔一笔记录了他们所反映的问题,然后虎着脸责成驻村工作队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迅速整改,否则将通报全区,并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后来,綦江27名成员组成的督查验收组,由每月督查到每周对20个街镇和区级帮扶部门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巡回督查,督查情况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或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进行通报。

綦江全体区级领导也带头深入联系街镇和25个贫困村,通过实地督查、现场督办、追踪问效等方式,确保政策落地、资金到位、工作落实。

一系列措施,逗硬考核奖惩,政出必行,令行禁止,扶贫开发效果凸显。

脱贫攻坚终于如期完成任务,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了,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了,产业增收明显提高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了,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了。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完成了25个贫困村“销号”和6950户、22904人“越线”的任务。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