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恒大模式”

发布时间: 2016-11-25 16:26:47 | 来源: 南方网 | 作者: 汤凯锋 胡新科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恒大,扶贫工作,扶贫攻坚,扶贫开发,烟农收入,易地搬迁

大方县三元乡的恒大幸福五村,搬迁贫困户已经纷纷入住。 南方日报记者 万稳龙 摄

爹死娘离走,爷爷又辞世,6年间,不幸接连发生在付舒淇身上。这个年仅11岁的苗族女孩,与弟弟、奶奶相依为命,依靠政府补助,艰苦度日。

转机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家里来了位“亲人”,承诺“只要小孩愿意读书,不管读多少年,都由恒大负责”。这位“亲人”,正是中国知名企业家,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

让他们相遇的,是精准扶贫。2015年12月19日,恒大集团响应中央号召,结对帮扶毕节市大方县。

毕节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典型,是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上世纪80年代,该区域被联合国有关机构视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而大方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截至2015年底,全县110万人中,贫困人口还有18万,94.8%的贫困人口处于乌蒙山连片特困区。

面对如此难啃的脱贫攻坚任务,恒大集团按照中央的要求,采取出钱、出人、出思路、出管理等措施,统筹推进“六位一体”的帮扶模式,计划3年内无偿投入30亿元。一年来,全县首批40个重点工程、224个农牧业基地全面开建。按计划,明年6月30日前,两批共103个重点工程项目将全面投入使用。

初冬的大方县,一片繁忙。

精准核查的扶贫数据

康本发,2口人;3.5亩地,种植辣椒、玉米,因病致贫:股骨坏死,每年看病要花3万多元……

11月19日上午10时,在大方县安乐乡安乐村中心组,恒大大方扶贫公司产业扶贫部的徐绍成与其他人员一起,细心核实贫困户的信息,登记造册。

“可种蔬菜,公司定品种,负责收购;也可养牛,恒大3年内全额担保、贴息、保险,每繁殖一头小牛再奖励1000元。”徐绍成向贫困户介绍说。

“最好养牛,没办法,我不能下地。”康本发说。

“发展意愿:肉牛养殖;发展建议:养3头牛。”登记完信息,徐绍成又核对了户口本上的信息,与康本发一起,拍照为证。

安乐村中心组共25户贫困户,是第二批精准帮扶的对象。然而,到中午12时,徐绍成只走访了6户。“人居分散,有些贫困户住的地方,没有路,要走三四个小时。”徐绍成说。

作为一家市场化企业,恒大的目标十分清楚,精准扶贫,首先要像做市场调研一样,精准摸清贫困情况。

2014年,大方县开始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恒大结对帮扶后,先后分了二三十个工作组,与县、镇、村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访谈核查。

“所有贫困户都由老百姓提出申请,村委会经过初审后,公示名单,再核实。经过几道审核,确保对象精准,信息准确。”安乐乡乡长徐威告诉记者。

核查的数据,最终汇总到大数据库。在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大数据部,只需在电脑上操作,就可以清晰查到贫困分布情况、贫困人口的信息、帮扶措施、帮扶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

“大数据的构建和使用,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基础。”恒大大方扶贫公司特困群体保障扶贫部兼大数据部部长张徽龙说,他们通过使用大数据管理,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系统59693户、178191名贫困人口进行了精细的计算,发现有1645人身份证号码错误、24人性别不明、16人贫困属性不明。

“结对帮扶大方,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不仅出资金,更重要的是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恒大集团副总裁兼扶贫办主任姚东表示。

马上就办的工作速度

11月的大方,云雾缭绕,机器轰鸣。站在县城一隅眺望,远处的奢香古镇已初具规模。

更大的变化正在发生:易地搬迁扶贫方面,首批援建的10个新农村陆续投入使用,第二批40个新农村也一次性开工。产业扶贫方面,已开工蔬菜、肉牛、中药材、经果林产业化基地224个,投入使用103个。教育扶贫方面,设立的恒大大方教育奖励基金,已奖励资助200名偏远山区优秀教师、300名贫困家庭优秀学生。吸纳就业扶贫方面,完成15期9500人就业培训,吸纳就业7726人,就业人员年均工资4.2万元。创业扶贫方面,恒大大方贫困家庭创业基金已扶持创业户4211户。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方面,为14140名特困人群每人购买一份固定收益的商业保险,补足当地低保标准与脱贫标准之间的差额,实现直接脱贫。第二批63个重点帮扶项目全面开工……

一年来,大方变化之快,让群众欢喜。

曾几何时,这片特困区域上的百姓,对改变现状是那样的渴望。

2010年,作为全县支柱产业的烤烟,遭遇干旱,产量大减,烟农收入锐减。一名烟农一气之下,跳楼自杀。“这事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真正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大方县县委书记张瀚时感慨道。

尽管贫困人口已大幅减少,但到2015年,大方县还有贫困乡镇24个,贫困村175个,贫困人口18万,贫困面之大、贫困程度之深、脱贫之艰,影响着群众的信心。

只有实效,才能赢得百姓的信心。

在凤山乡幸福二村,52岁的郭光华每天都以“工人”的身份,在家门口的大棚里管理蔬菜。不远处,他家的大棚蔬菜长势很好,不久后就可以收获。作为移民搬迁户,他坦言,刚听到搬迁时,家人也犹豫,搬出来了到底靠什么吃饭。但他9月来到新村时发现,不仅房子盖得好,大棚蔬菜基地也投入使用了。

“快,雷厉风行,马上就办。一个月内,所有扶贫工作全面展开,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增加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张瀚时说。

从市场竞争中磨炼出来的“恒大速度”,有力地带动了“大方速度”。

占地57亩的幸福九村,一个星期就完成征地工作;安乐乡,800亩帮扶项目建设用地,2个月完就完成征拆工作;鼎新乡,1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很快被农民认可,完成土地流转……

深入融合的地企合作

在雨冲乡红旗村,1500亩油用牡丹已种下,静候春天的到来。

一个月前,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产业扶贫部副部长洪林还在为牡丹种植进展缓慢着急。他和数百名干群,日夜琢磨研究,最终使用当地种植烤烟的打坑技术,解决了难题。

既快速,又精准,离不开深度合作的机制保障。

实际上,与直接给钱、给物不同的是,恒大与毕节探索出一个创新的帮扶机制:恒大方面,从集团层面成立扶贫办,由恒大集团副总裁兼扶贫办主任姚东和300多人的管理团队,带领3000多人的扶贫队伍常驻大方;毕节方面,成立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全市抽调100名干部到入驻恒大挂职。

洪林就是毕节市林业局派驻恒大的挂职干部之一,从负责种植牡丹项目起,他连续80多天都在一线。他坦言,刚到恒大,的确有些不适应,讨论事项时,有碰撞,有火花。但让他感受最深的,是恒大集团的管理制度,既讲究效率,又十分严谨。

“挂职干部与恒大扶贫骨干的融合,更好地发挥了恒大的企业效率。”恒大大方扶贫办管理人员说,如在贫困情况的调查中,大方的干部熟悉当地,能最快地找到贫困对象,摸清情况。此外,很多帮扶项目的推进,也离不开地方干部去做好群众工作。

地企融合,激活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攻坚中。

目前,在恒大的带动下,广东一力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寿光地利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的27家企业已入驻大方县。

大方县社会各界也纷纷行动起来。305名企业家自愿担任298个村的名誉村委会主任,为大方脱贫攻坚尽一份力。“比钱比实力,我们比不过恒大,但比精神比奉献,我们要向恒大看齐。”东关商会会长陈俊说。

安乐乡乡长张威告诉记者,在一个脱贫项目的建设中,该乡有个村的村民没有讨价还价,而是主动无偿捐出600亩集体土地,“老百姓渴望发展,愿意出一份力”。

实际上,在脱贫攻坚中,帮扶者与被帮扶者如何有效衔接,是决定脱贫成效的关键。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华认为,恒大的扶贫实践非常具有典型性,尤其是企业能为贫困治理提供技术、管理、就业等先进企业理念,克服政府扶贫工作的短板。而地方与企业的有机融合,又发挥了地方的主体作用。(南方日报记者 汤凯锋胡新科)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