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专家: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 2016-11-04 12:01:59 | 来源: 农民日报 | 作者: 郭永田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扶贫模式,扶贫规划,内生动力,扶贫资金,扶贫贷款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内蒙古兴安盟盟委委员、副盟长 郭永田

编者按 10月16日,在第三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国家减贫与发展系列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由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农业部扶贫办)和农民日报社共同承办的2016年产业扶贫论坛作为其平行论坛之一,也同期举行。论坛以“创新产业精准扶贫政策与模式”为主题,深入研讨产业扶贫思路、重点和措施政策,交流各地产业扶贫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并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群策群议、建言献策,为推动产业扶贫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1月3日,本报摘要刊登与会领导专家帮扶企业的精彩发言。

内蒙古兴安盟是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6个旗县市,其中5个为国家级贫困县、1个为自治区级贫困县,是内蒙古最为贫困的地区,是打赢大兴安岭南麓片区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近年来,兴安盟依靠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42.8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10.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1%下降到9.5%。

兴安盟在产业扶贫实践中,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的产业扶贫思路,探索五种扶贫模式,强化四个关键环节,狠抓三项保障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围绕产业扶贫,兴安盟探索了5种产业扶贫模式。一是“龙头”带动模式。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加入到由能人带动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组织中来,提高脱贫致富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园区集聚模式。按照“分散式贫困、集中式安置、集约化经营、高效化生产”的思路,打造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庭院经济集聚区,带动农户增收。三是菜单帮扶模式。针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较强发展意愿、又不知道发展什么产业的贫困人口,实行“政府出单、贫困户点菜、政府买单”的菜单式帮扶模式。四是托管经营模式。政府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帮助购置大牲畜或者机械设备等资产,牵线搭桥帮贫困户把牲畜或者机械设备托管到合作社或者企业代养代管,给贫困农户返利分红。五是合作共赢模式。引导贫困农户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抱团开展合作经营,提高增收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兴安盟在推动产业扶贫过程中,注意强化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合同约定、股份合作、政策支持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与贫困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二是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兴安盟立足本地实际,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三是扩大产业规模效应。根据本地资源和传统优势,引导农户集中力量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一两个产业,打造品牌,获得规模效益。四是提高扶贫组织化程度。兴安盟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有效提高了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兴安盟各类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经营了全盟1/3的耕地,带动了全盟2/3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兴安盟推进产业扶贫,重点抓好制度、项目、资金三项保障措施。一是完善制度政策。制定特色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到户;出台多项产业扶贫政策,在资金投放、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建立了盟、旗、乡、村四级书记和帮扶干部包联机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和承诺书。二是坚持项目推动。兴安盟围绕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选择扶贫产业,围绕扶贫产业制定规划,围绕扶贫规划设计项目,围绕建设项目制定实施政策,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三是强化资金保障。2016年整合各类资金17.2亿元,集中用于扶贫产业发展。“十三五”时期,争取金融扶贫贷款80亿元,为产业扶贫提供资金保障。

(《农民日报》2016年11月03日第7版)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