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看中国:从蒲江到花垣 猕猴桃帮他们走上致富路

发布时间: 2016-10-27 08:23:33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王振红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习近平,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花垣县十八洞村,科技扶贫,科技成果转换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专家钟彩虹(右),现场指导蒲江村民猕猴桃种植技术。王振红摄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专家钟彩虹(右),现场指导蒲江村民猕猴桃种植技术。王振红摄

科技先锋的精准扶贫力量

蒲江模式的巨大成功,让更多的贫困山区知道了科技扶贫的魅力,也让大家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而这个希望之火点燃者正是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科研团队。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主圃主任钟彩虹,长期坚守在猕猴桃科研开发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是位产业扶贫工作的“技术先锋”。

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指导建设的万亩示范基地——蒲江复兴乡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核心示范园内,钟彩虹耐心地指导村民吴莲英采摘猕猴桃,传授种植技术。村民夏存明告诉记者,“家里种了60亩猕猴桃,其中40亩‘金艳’,出园价3.5元,种了6年;20亩‘红阳’,出园价9.5元,种了8年。去年‘金艳’收了10万斤,‘红阳’收了3万斤。初期每亩投入3000多元,使用鸭粪,都是有机肥。” 夏存明的女儿夏娟说,“种了猕猴桃后,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家里有四辆车,货车小车都有。”

看着满园的猕猴桃,想起科研人员多年的付出和努力,钟彩虹有诸多感慨,她向记者介绍说, 1978年开始,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开展了对猕猴桃属植物长达38年的全面系统研究,不仅建成了国际上最大、最丰富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在猕猴桃分类学研究、野生资源评价及利用、杂交育种等领域也成为世界公认的猕猴桃研究中心。

在国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的道路上,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科研团队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各级企业、合作社的合作,重点在四川蒲江、彭州和都江堰,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和六枝县)、毕节市大方县,安徽金寨、湖南花垣、湖北浠水、丹江口市等。

“十多年来,我们的团队在全国猕猴桃产区建立核心标准示范基地12个,涉及8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我们已将猕猴桃产业遍植在中国大地上,从南到北,自西至东,足迹遍布四川、贵州、湖南、陕西、湖北、福建、浙江、江西等10余个省份,累计多媒体上课近300次,编写PPT培训教案50余份,培训中层技术人员6000余人次,基层一线田间操作人员4.2万余人次,猕猴桃新品种‘金艳’、‘东红’等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1万余亩,配套新技术累计推广普及68万余亩,进入结果期的农户,亩收入1.5-4万元,十年累计产值100亿元以上。” 钟彩虹自豪地说。

蒲江村民采摘猕猴桃。王振红摄

蒲江村民采摘猕猴桃。王振红摄

蒲江猕猴桃园。王振红摄

蒲江猕猴桃园。王振红摄

四川阳光味道果业公司猕猴桃分拣线。王振红摄

四川阳光味道果业公司猕猴桃分拣线。王振红摄

     1   2   3   4   5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