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溪村巨变看精准扶贫之关键

发布时间: 2016-10-21 10:34:03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王绍据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先飞,中国扶贫,扶贫开发,造血,输血,福建,宁德,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扶贫开发,脱贫攻坚

(原题:【专家谈】从"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嬗变 看滴水穿石之启示——重读习近平《摆脱贫困》一书有感)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宁德地区任地委书记时,曾把自己在这里工作两年间的调查、讲话、报告、文章,汇集成《摆脱贫困》一书,于1992年出版。如今重读此书,感到倍加亲切。本人尤对《滴水穿石的启示》一章感想良多。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披露了福建省福鼎县赤溪村下山溪畲族自然村的群众,食不果腹、衣难遮体、住难避雨的穷困窘迫状况,并为之配发了一篇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从此拉开了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序幕。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更加推动了扶贫开发活动在全国各地波澜壮阔、旷日持久地进行。

深入实际坚定意识

宁德,俗称闽东,地处福建东北部,与浙南毗邻。这里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地理和海防前线等诸多原因,交通阻塞、基础薄弱,经济滞后,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被人们称为福州与温州之间“中国黄金海岸线上的‘经济断裂带’。”据资料表明:1985年,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30元,其中人均在160元以下、徘徊在温饱线的农村贫困人口达77.5万,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全区9个县就有6个成为省定的贫困县,120个乡(镇)过半数以上是省定的贫困乡。

1988年初夏,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面对这里严峻的贫困现实,他下车伊始,没有开会报告,没有发号施令,而是深入基层,跋山涉水,走村入户,调查研究,问计于民。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他敏锐地意识到,当时的闽东农村群众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区情、区力根本不具备跨越式发展或大规模开发,唯有把解决群众吃饭、穿衣、住房作为“摆脱贫困”的重中之重,才能唤起他们的脱贫意识,主动投入反贫困的事业中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

习近平同志在调研闽东9个县及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后,提出了“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摆脱贫困》一书中的论断是: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的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

然而,要实施“弱鸟”先飞意识,“仅有勇气还是不够”。习近平认为“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

从下山溪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三十多年历程,从“输血”到“换血”到“造血”,真正诠释了这一论断。作为亲身经历并参与该村扶贫全过程的本人,对此感悟尤深。

我们对这个小村的扶贫可谓想尽办法,动竭脑筋。自1984年开始,给钱送物供良种,结果是钱花光了,物用尽了,帮助其发展养羊患疾病九死十残;种植的水果尚未成熟被山猴摘光;栽培的中药材亦因土地贫瘠难以生长。多方扶贫的汗水流淌了十个年头,这里仍然贫困依旧。面对如此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穷村,地、县、镇三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不离不弃,大家目标一致共同探索,最终实施整村搬迁。但在提出搬迁方案之时,却遭到半数村民的抵触,他们深受过去认“命”该穷的歪理影响,认为搬迁也改变不了穷“命”。有的人则说“祖宗血地传到今,一处鸟食一处虫,穷日子过惯了”。为此,干部们逐家逐户、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动员工作,以滴水穿石的韧劲,首先把村民小组长李先如这块“顽石”滴穿了。他23岁那年,妻子难产大量出血,由于缺医少药,交通不便无法送到乡卫生院,结果撒手人寰,留下婴儿与他相依为命,至今未再娶过媳妇。李先如毅然敢与命运抗争的态度,带动了全体村民。通过积极投工投劳,政府部门帮助支持,社会多方协助集资,终于1995年5月在行政村所在地的赤溪建成了两排新房,使祖祖辈辈窝居在茅草房的下山溪人走出了山旮旯,安居在长安新街上。

整村搬迁不等于摆脱贫困。如何让这些边远的村民从思想、风俗到行为举止融入行政村群众?如何解决他们饮水、用电、孩子上学,甚至老人的丧葬等诸多问题都得逐一列入帮扶议程。尤其是如何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进度摆上了重中之重位置。当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遵照习近平同志倡导的“功成不必在我任”的执政理念,矢志不移真扶贫,彻底改变过去简单直接的“输血”方法为拓展全方位的“造血”功能,践行以人为本,重在扶志、扶智,找准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白茶生产,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旅游项目。鼓励村主干示范养殖名贵的康鱼,带头致富。通过十多年来实施思想帮扶与资金帮扶结合,产业帮扶与技术帮扶结合,引进开发与共建开发结合的“造血”努力,全村在摆脱贫困之后开始步入致富之道。200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赤溪村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称号报送参展资料。这一荣誉给予莫大的鼓励,村民们自发在村头竪起一块镌刻着“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巨大石碑。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从摆脱贫困到建成小康,还有相当一段拼搏的路程要走。赤溪村的干部群众没有被“第一村”的光环闪烁得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是冷静思索,如何按习近平同志所指向的“扎扎实实、持之以恒”继续滴水穿石。

当赤溪村被确定为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村,进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阶段之时,福鼎市委市政府确定这里作为小康示范村建设,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予以指导。宁德市委组织厅、处级主要领导到这里学习《摆脱贫困》一书,举办扶贫研讨会,市委主要领导还亲自策划兴建“杨——赤”公路,使大山的山门洞开,与高速公路接轨,大大缩短交通里程,促进了乡村旅游业方兴未艾。省民宗厅和福鼎市农业局先后派出有能力且务实的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扎根与群众一起拼搏,精准扶贫到户到人。众人“滴水”见成效。2014年底统计数据表明: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674元,,85%以上村民住上新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迈进了小康行列。

2016年2月19日,习总书记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与赤溪村干部群众视频连线,再次肯定了赤溪村摆脱贫困的成就,他说:“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而且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的方针。”总书记的勉励,不仅极大鼓舞了赤溪畲族村的全体干部群众,而且激励了宁德市广大人民更加弘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为实现第一个百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王绍据,闽东日报原总编辑)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