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杨洋 袁放 刘芳奇 江萍)2016年10月17日是第24个世界消除贫困日,也是第3个中国扶贫日。昨日,农业部于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2016年产业扶贫论坛,作为2016年扶贫日减贫发展论坛的平行论坛。论坛围绕“创新产业精准扶贫政策与模式”为主题,深入研讨产业扶贫思路、重点和政策措施,交流各地产业扶贫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分析当前产业扶贫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凝聚各方共识,为推进产业精准扶贫营造领好的舆论氛围。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家培,中国保监会财产险监管部主任何浩,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副总裁孟亚平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农业部计划司司长张合成主持。在会上,贵州省副省长黄家培介绍了贵州省产业扶贫工作的成果和规划。
图为贵州省副省长黄家培讲话 刘刚 摄
黄家培说道,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精准推进产业扶贫,为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等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坚持长短结合推进产业扶贫。黄家培讲道,围绕年度脱贫任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兼顾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采取种植与养殖结合、生产与经营结合、创业与就业结合、就地发展与外出务工结合,生产性、工资性与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结合等,多形式发展扶贫产业,实施了约2万个产业扶贫项目,在1300多个贫困村设立电商网点,为5万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了1亩优质农田,确保贫困农户既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又能在短期内增加经济收入。
坚持优化结构推进产业扶贫。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大数据和大健康、山地农业和山地旅游、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2015年,粮经比调整为40:60,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3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农业增加值增长6.5%。综合考虑资源秉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技术支撑等因素,制定核桃、草地畜牧业、中药材等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乡村旅游业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发展核桃1057万亩、中药材511万亩、茶叶620万亩、精品水果550万亩、脱毒马铃薯1166万亩、蔬菜1386万亩;建成600多个生态畜牧业示范基地,覆盖600多个贫困乡镇、2000多个贫困村;建成乡村旅游示范县7个、示范点20家,517个村寨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坚持培育主体推进产业扶贫。黄家培说道,大力培育扶持扶贫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带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对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档立卡,分类分析排队、精准实施扶持,加快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规范以扶贫效益为核心利益联结机制和维权机制,促进经营主体和贫困农户实现“共享、双赢”,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坚持守好底线推进产业扶贫。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强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森林管护,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荒山造林492万亩、退耕还林230万亩、森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854万亩。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用好用活绿色生态牌,打响绿色贵州建设脱贫攻坚战,实施林业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将一批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保护人员。综合开发山、水、林、气等生态资源,全域、全产业链发展生态产业生态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发展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确保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兼顾。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产业扶贫。黄家培讲道,组建贵州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设立省政府“扶贫专线”,建成“扶贫云”。在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试点,将财政涉农资金最大限度向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人口聚焦,重点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集中扶持有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和产品。
黄家培强调,通过不懈努力,2015年,贵州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0万人,减贫人口占全国的9.3%,是减贫人口最多的省份。贫困发生率降低了4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缩小了2.6个百分点;全省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定744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87元。
黄家培强调,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向贵州省梯度转移,推动区域间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助推产业扶贫。将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等九部门关于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文字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