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改善:扶贫工作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发布时间: 2016-10-16 09:01:52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聂凤英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营养状况,营养改善,营养不足,营养调查,扶贫工作,世界粮食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减少贫困和饥饿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全球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巨大贡献。2010-2015年,中国贫困发生率下降10个百分点,从17.2%下降到7.2%。然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4-2016年期间,中国仍有1.34亿营养不足(undernutrition)人口,占全球营养不足人口总数的16.9%,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3%。全球有1.65亿5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其中830万来自中国。现今,中国人口正面临着“营养不良的三重负担”:能量摄入不足(饥饿)、微量元素缺乏(隐形饥饿)以及超重和肥胖。营养不足和隐性饥饿人群主要分布在中国贫困地区,并且向儿童、妇女和老年人群集中。

我国在改善国民营养状况方面已经做出一些努力,比如自2011年11月起正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学生提供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营养膳食补助(2014年提高到每生每天4元),惠及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230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结果显示营养改善计划对学生集中精神上课有重要作用,受益学生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以及体质有了一定的改善,同时营养改善计划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的制定使营养目标更加明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修订和推广指导着居民日常的健康饮食。

但就目前的扶贫工作来看,营养改善目标并不突出,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必须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在经济、环境、社会等各种因素影响着营养状况的同时,营养不良也会反过来影响人力资本质量,影响人的工作能力,从而增加人们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如果无法有效改善贫困人口的营养状况,可能使他们陷入持续贫困的危险境地。

第二,将营养安全作为扶贫目标。目前我国的扶贫瞄准机制总体上还是以收入为导向的,扶贫对象的瞄准和选择没有涉及与营养相关的指标和信息,扶贫的措施、扶贫成效的评估也没有针对改善营养状况这一目标。因此,必须提高对食物与营养安全的重视程度,要认识到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摆脱贫困起着重要、积极的作用,应将食物与营养安全纳入到扶贫对象瞄准、扶贫方式设计、扶贫成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中。

第三,加强营养调查,建立科学、可信的食物与营养安全数据库。中国目前的营养调查结果公布周期长,数据种类有限,食物与营养安全数据的统计分散于各领域,没有统一标准,也很难进行国际比较。应统一协调规划,建立一套涵盖食物可供量、可获得性、可利用性、稳定性以及营养状况五大方面的综合数据系统,同时强化农户及个人层面的调查,及时公布调查结果。这些努力都将有助于准确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安全问题、准确找到最需要改善营养状况的人群,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营养的措施。

第四,合理开发利用当地食物资源。贫困不一定会导致营养不良,健康营养的膳食并不意味着要花费很多。改善营养状况需要改变思路,不去一味强调收入的重要性,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的食物资源,因地制宜地推行小型多样的种、养、采模式,例如家庭菜园、小规模养殖、山林采摘等,丰富农户的食物来源,改善其膳食多样性和营养状况。

第五,充分调动和发挥私营部门的作用。中国的扶贫与营养改善工作多是自上而下的,在调动社会力量上行动严重不足,而且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活动上宣传力度不够大、覆盖区域不够广、项目可持续性弱,普遍缺乏对项目后期的监管与反馈机制。扶贫、营养改善等事业作为社会公益部门,在政府引导基础上,应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比如建立社会扶贫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与减少食物不安全和营养不良人群工作等。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采取营养干预措施,实现贫困人口食物与营养的逐步改善。

(作者:聂凤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国际情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来源:中国网“观点中国”)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