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扶贫之“扶”是为了“不扶”

发布时间: 2016-10-10 15:12:3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焦凯迪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浙江,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国务院,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产业扶贫,思想扶贫,智力扶贫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花木种植面积6万多亩,1.5万户农户从事花木种植、销售相关行业。眼下正是花木销售旺季,在柴桥田间地头,工人们忙着抢收花苗。今年杜鹃、珊瑚等小苗销售价格看涨,每株毛鹃能卖到0.8元。(北仑新闻网 蒋晓东 谢娟芬 摄)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讯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率先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教是为了不教”,即教育是为了培养出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独立才是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在扶贫工作中,这条规则同样适用:扶贫终点不是统计数据上贫富差距的缩小,而是让贫困人口拥有独立创造财富的能力,让贫困地区的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的有序运转。

为什么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浙江地区反复强调“精准扶贫”?其内在原因就在于此。所谓“精准扶贫”,有两大要义:一是要客观而公正地筛选出需要得到帮助的贫困人口;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扶贫办法。

一方面,各地政府秉承公正、公开、透明、为贫困人民忧心的精神和实地调研,才能较为精准地筛查贫困人口,确定不同类型扶贫对象仅是开始,“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简单地将扶贫资金分派到户,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使部分贫困人口养成“等、混、靠”等习惯,形成恶性循环。然而,中纪委巡视组近期曝光的腐败案件中,全国各地扶贫工作中多少出现了地方基层领导侵占、挪用和乱发扶贫款项的状况,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排除在“扶贫之外”。此类事件极为恶劣可耻,必须严惩不殆。

另一方面,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形成系统化产业链。例如:以发展种植业来扶贫,前期需要研究出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等特点,以及与其有良好契合度的农作物,在有规划地种植的同时,打通下游加工、销售链,让整个扶贫系统“活”起来,流动起来。

另外,在笔者看来,“扶贫”不仅是“扶经济之贫”,还要“扶精神之贫”。越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越容易被“读书无用论”引领进误区。思想上、意识上、见识上的“贫”比经济上“贫”更可怕,因为它会导致贫困在代际之间传递。

因此,要想达成“扶是为了不扶”的目标,我们应进行系统化、科学化产业扶贫和渗透式思想扶贫“双管齐下”的方式,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追求富足文明生活,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极力缩小贫富差距,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和谐社会。

(作者:焦凯迪,特约评论员)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