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生态系于“志愿”,则灾难多属“人为”

发布时间: 2016-10-10 10:04:55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李晓亮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野生,江豚,白鳍豚,10月,灾难片,长江,活化石,绿色低碳,动物保护,环境生态

都说人是万物之灵,可若不知自抑和适时遏制,真以为手握生杀之权,对自然强取豪夺,转脸就可能沦为万恶之首。只有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才堪称万物的尺度。

灾难片,看过不少。当物种灭绝等极端生态灾难发生时,到底多少是自然演进的选择,多少又是人为破坏的结果,恐怕哪怕是虚构影片,也都给出一个共识性的定论。不要小看一时贪婪,贪欲破坏性,或胜过一切天灾。

花鸟虫鱼,构成的自然生态圈,向来多灾多难。仅这个假期,就一堆相关新闻。还是先挑个利好的:几天前,民间科考队在长江芜湖段,发现高度疑似白鳍豚的生物,引来惊呼一片(10月8日《安徽商报》)。白鳍豚是长江特有的淡水豚,是两千五百万年前的“活化石”,素被誉为“长江女神”,且已于九年前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这表明,其野生族群已濒临或实质灭亡。野生为何重要?看看自然电影陆川前段的《我们诞生在中国》里那只达娃雪豹赚足的眼泪,以及国庆档《地球四季》的口碑就知道。可惜,现实是哪怕自然纪录片口碑再好,票房都是尴尬的。这种功利与现实,其实是自然生态保护上的一脉相承。

发现“疑似”白鳍豚带来的振奋之情,立马就被江苏启东一只被确证死于垃圾之害的小江豚揪心之痛所取代。更刺目的是,发现这只浑身被塑料袋缠绕的江豚尸体的是一群稚嫩蒙童(10月9日澎湃新闻)。他们本是海滩度假的,结果发现垃圾遍地,沙滩度假旅变成环保志愿行,手提垃圾袋的小孩子还为死亡的濒危“国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祈——“天堂没有垃圾,请保护环境”。

绿色低碳,深入日常细节,从个人做起的环保理念和行动,也是自己对保护野生自然生态的最大贡献。少点白色垃圾,特别是出游出行,至少不乱扔垃圾——不光启动海滩,大假其间厦门也曾曝岛屿垃圾遍——可能就多几条活蹦乱跳的海豚,江豚。

而公共决策上多些评估应对和有效率的监管执行,也能减轻对本土生态圈的危害。前段儿闹得沸沸扬扬的“外来或杂交鲟鱼随水库泄洪逃逸入江,可能对长江水生物生态造成灾难影响,野生纯种中华鲟或遭灭顶之灾”又出后续,果然“万吨鲟鱼逃逸长江调查:还没通知完毕就开始泄洪”(10月9日澎湃新闻)。又是决策之误,人为之失。白鳍豚后中华鲟,尽毁我手,怎对得起只能在历史中读到这些水中精灵的后人?

水“祸”不断,天“灾”也难免。两“豚”之后,再看二“鸟”:“天津警方回应捕杀野生候鸟案:抓获1名嫌犯”(10月9日《央视》);“河南新乡检察院驳回‘大学生掏鸟案’家属申诉”(10月9日《北京青年报》)。

河南大学生掏鸟案,在公共舆论发酵这么久,已经成为动物保护领域标志性案件。普法功能是其最大的标杆意义。上诉路漫漫,祝其好运,但更要祝所有翱翔蓝天的鸟类,能有躲过罪恶盗猎盗捕之手的好运。

但大假期间被发现的天津、唐山布下的两万米猎捕鸟网上那近万只被捕小鸟无此好运。挂网死鸟五千余只,还活着的不到三千。死鸟遍地,被捕的自然不乏重点保护动物。数万米网上万只鸟,真正哀“鸿”遍野,腐尸遍地,关键如此规模肆无忌惮的非法捕鸟,竟还全靠志愿者发现,然后请求公安执法,甚至一度遭“不立案”的敷衍,再对比河南掏鸟案“十只十年”力度,你都不知如何置评。

海边志愿环保、滩涂志愿救鸟……人为造成的灾难,最后生态安全却全都维系于“志愿”。天上飞,水里游,若都难逃恶之手,且违法犯罪成本极低,那作恶者哪天遭恶果反噬,或也非偶然。

(作者:李晓亮,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