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治沙狂人”王文彪:28年,他带动10万人“脱贫”

发布时间: 2016-10-09 16:28:25 | 来源: 文汇报 | 作者: 朱烨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王文彪,狂人,生态资产,七星湖,亿利

  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朱烨摄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北京新闻中心主任秦占国采访王文彪(右)朱烨摄

大公网7月13日讯(记者朱烨)治沙28年,扶贫10万人并让他们的年收入从300多元增长到14,000多元,从造福乡里到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做这种大善、大爱壮举的,是全国政协常委、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高大的身躯、坚毅的脸庞辅以沉稳的举动、不言弃的眼神再加油然而生的儒雅,这就是切开“死亡之海”库布其沙漠、3年修起65千米柏油公路、绿化了中国900分之一土地、创下4600多亿人民币生态财富的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彪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有人说他是“英雄”,但更多人叫他“狂人”或“疯子”,因为从摔破“铁饭碗”选择年亏损500万人民币盐场的那一刻起,他就变成了常人眼里的“异想天开者”。比起赞誉,过去更多的时光,王文彪收到更多的,是“不理解”与“不支持”。

埋葬火车轨的梦

曾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秘书的他,竟放弃了无数人艳羡的“铁饭碗”,随经济改革之风选择了“下海”经商。“作为农民的孩子,能做领导秘书已经是很光荣的事情了,突然要去企业,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王文彪说,“后来我做了个梦,梦里的自己坐着火车到了盐场,再回头看,发现火车的轨道不知何时已消失了。”这似乎昭示着,去盐场这条路,势在必行且毫无后路可退。

那是1988年5月8日,王文彪清楚地记得,自己赴任盐场的第一天,就收到了沙漠的“下马威”。“汽车刚进门就撞上了沙堆, ‘轰’的一声就抛锚了,”他说,“当时十分尴尬。”于是,自那时起,他便决定,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每吨盐拿出5元钱用于治理沙漠,“必须要治沙!”

穿“死亡之海”九死一生

  1997年,亿利资源集团负债修建第一天穿沙公路

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王文彪28年的治沙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扶贫路。

他向本报透露,刚开始治沙只是想把盐场的环境变好,后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又发现产品销路出现问题,于是又接着思考如何从大漠中打开一条绿色通道,让沙漠里的人们真正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才能真正摆脱贫困,这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沙行动。然而真的要与沙漠打这场硬仗时,王文彪才发现,即使费尽周折筹齐了7500万元修路资金,这条治沙的不归路才只是开了个“烧钱”的头,茫茫大漠千年黄沙,推了埋埋了推,整整3个月的时间就这样打了水漂,竟是一寸路也没修成。

沙漠的特殊让“增绿”有着太多徒劳无功的可能性,莫说一棵树,就是一片树,很快也会被风沙穿透、淹没、连根拨起,多少人在“治沙”这条路上打起了退堂鼓,而王文彪却如当代“愚公”一般矢志不移,硬是跟黄沙较上了劲。“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很快,在他的坚持下,团队有了新的思路,接下来,“打方格”的修路方式逐步推广开来,种下的树竟有了成活率,到1999年10月,全长65千米的库布其沙漠柏油马路竟然实现了通车!

王文彪谈起这些,总是含着淡淡的笑,对过往创造的奇迹或遇到的困难,他似乎并不愿多做讲述:努力的时候拼尽全力,过去了就只顾前方风雨兼程。然而他所创造的辉煌仍在沙漠乃至世界上享有盛誉:比如27年来,库布其沙漠降雨量从不足70毫米/年,增加到310毫米/年,土壤面积从5000亩变为300万亩,生态资产从负值变为4000多亿元人民币;比如世界沙漠总面积7千分之1、全国900分之1的土地变为了绿洲,在改善沙漠生态发展沙漠产业、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创造了价值4600多亿元人民币的生态财富。

沙漠里或许看不到他伟岸的身影,但那里的10万脱贫人却永远流传着“治沙狂人”的大爱故事。

厚道共赢成核心价值观 “大成若缺”要永葆动力

“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磕牙,帐篷卧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这首顺口溜就是当时治沙人的生活。

他对本报透露,厚道共赢的企业文化“是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治沙和扶贫,受益的都是当地老百姓,我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做厚道的事情,”他说,“正因如此,厚道才成为了企业价值,然而任何一项事业若不能共赢则无法长久,厚道共赢才是辩证统一的可持续之路。”

他引用老子的话称,“大丈夫出其厚,不出其薄“。他指,亿利作为一个企业,却心甘情愿投了几百亿,甚至把整个集团赚的钱全部堆在沙漠里,是为了让沙漠变绿洲、为了让当地变得有潜力,为了将清风送到北京,“本来应是政府做的事,结果亿利做了。”

在企业发展的头20年内,王文彪都没能在沙漠里赚到钱,反而需要从集团其他部分的盈利倒贴在里面,但他依然坚持认为,“厚道与共赢缺一不可”。“这个核心价值观其实非常哲学,相互间有着强大的逻辑关系,不是孤零零存在的,”他为记者解释,“厚道才能让人信赖、才能可持续,而共赢是保证能够继续厚道的坚实基础,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就会大大提升领导力、影响力以及核心竞争力。”

王文彪说这话并非空穴来风,现今的库布其沙漠早已走过了“赔钱”的日子,沙漠生态光伏发电、生态产业开发、生态修复、种质资源库、旅游业等多种具备长效经济利益的项目层出不穷,不仅让企业从“厚道”中走出了盈利道路,也让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正实现了“共赢”。

成功要“大成若缺”

富有辩证哲学思想的王文彪对“成功”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只有选准了方向,并锲而不舍地坚持,才能走向成功,然而即使到达了目的地,也并非就一劳永逸了,仍然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求解。“我最赞同‘或缺’文化,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比较完美,而不是非常完美,”他说,“永远有空间、永远有缺口,才能有动力,如果事情做圆满,是否就到此为止了呢?“他强调,要永葆追求、永远前进,所谓老子的”大成若缺“。

生态产业带动未来5年再扶贫10万人

  亿利资源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

在今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作为5名参会企业家代表,王文彪对习近平总书记立下了“军令状”:未来5年,再治理沙漠1万平方公里,扶贫10万人!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万众瞩目。

据王文彪透露,实现这个目标他早已胸有成竹,具体措施就是,推广、创新库布其治沙扶贫经验,未来5年通过投资生态产业精准扶贫10万人,其中河北省张北县通过生态光伏、生态旅游和生态农牧业等产业扶贫5万人,投资50亿元;西部沙漠地区甘草治沙产业扶贫5万人。他强调,治贫必先治沙,沙区扶贫是全国扶贫攻坚更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荒漠化贫困治理有3难,一难在生态环境恶劣,二难在生产要素匮乏,三难在技术水平落后。”

公益环保人士普遍认为,亿利资源创造出的库布其模式,其意义在于,充分考虑了沙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因地制宜利用沙区的资源禀赋,非盲目承接产业转移,不搞粗放式发展,走的是一条“生态扶贫、永续脱贫”的道路。

牧民收入过20万 幸福感与绿化进程同步攀升

记者走访发现,从库布其沙漠的七星湖出发,2小时车程内的沿途已看不到一片“纯沙”,几乎每处、或多或少都有植物存活。现今经过28年探索、治理的库布其沙漠,已将沙尘天气减少了95%,降雨量增长了6倍,生物种类增长了10倍,10多万农牧民实现脱贫,让荒沙荒漠真正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其中一位受益者、牧民蒙克达来对本报表示,沙区的村民以前都往外跑、渴望走出沙漠走出大山,自从有了亿利的生态致富模式,全村都陆续回来了,现在通过种树、护林、开饭馆、经营越野车沙地旅游等,每年都有20多万(人民币)的收入。“没想到自己也能为生态建设尽一份力,很自豪,”他略带羞涩地搓着手说,“眼看着小时候习惯的沙漠一点点变成绿洲、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觉得很幸福。”

母亲反复叮嘱我做“老实人

王文彪谈起母亲,眼神顿时柔和很多。“哪有人不热爱自己的母亲呢?”他说,“母亲总是教导我要做厚道人、做老实人、做一个好人,即使是今天,我也仍然十分认真地听着老母亲的嘱咐和要求,不敢有所懈怠。”

他认为,这些年来,母亲对自己除了亲手抚育的恩情,更多地是来自于精神、文化、素质层面的谆谆教导的影响。“直到今天,老母亲已经87岁了,她还是一直教我如何做一个好人,”他说,“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养生还要养心,养育孩子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如果只是身体很健壮、素质修养却没有提炼培养好,也会出大问题。”

他透露,过去自己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都会征求母亲的同意,“父母的思考会更加丰富些。”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