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防治将引入PPP模式

发布时间: 2016-10-09 16:17:53 |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 作者: 章珂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沙漠绿洲,PPP模式,光伏产业,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沙漠公园

什么是中国商业化的荒漠化生态修复模式?答案将在本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五届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上揭开。

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是全球唯一致力于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大型国际论坛。论坛创办于2007年,每两年举办一届。2013年9月,在纳米比亚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上,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被作为实现全球防治荒漠化公约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写入了大会决议。2014年 2月,中央外办正式批准库布齐论坛为国家机制性大型涉外论坛。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

林业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03%,在我国北方形成了一条绵延数千公里的风沙带。

13 日,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秘书长王文彪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年的论坛聚焦“一带一路”。“论坛的主题是‘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王文彪说,论坛旨在推动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纳入“一带一路”整体发展目标,重点聚焦沙漠化防治新形势、新问题,探讨全球荒漠化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国家林业局治沙办副主任罗斌介绍,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普遍沙漠遍布、生态脆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联手合作,生态先行。

罗斌表示,我国沙化土地面积173.1万平方公里,其中80%公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受影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还多,超过4亿人。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此前完成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环境评估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和强烈的地区。该地区国土面积不到世界的40%,人口却占世界的70%以上。该地区年境内水资源量只有世界的35.7%,但年水资源开采量占世界的66.5%。沿线不少国家处于干旱、半干旱环境,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防治荒漠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到2020年,全国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国家林业局介绍,我国自2013年启动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2013-2014年共下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6亿元,在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省区53个县开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总体进展顺利。

本报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林业部门将坚持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落实沙区植被生态保护红线,实行用途管制。在沙区内严格禁止滥开垦、滥放牧、滥樵采、滥开发,滥用水资源,严格保护沙区森林植被。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在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在沙漠防治方面,联合国和中国政府有关方面正在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PPP模式。“我们正在开展荒漠化治理的绿色经济评估,力争在论坛期间,发布相关报告研究成果。”

王文彪介绍,亿利资源集团已经在世界第7大沙漠——库布齐沙漠上建成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创造了成功的“库布齐模式”。

王文彪将这一模式归纳为“六位一体”的生态产业:生态修复,发展沙生植物,从根本上遏制沙进人退的局面,建设沙漠绿洲;生态工业,运用生物生态技术,发展生态肥料和生态饲料,形成生态产业链;生态光能,首创“种树+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一体的生态光伏产业,发展生态能源;生态牧业,依托植被恢复,发展新型养殖业;生态健康,开发“一草一蓉”,种植沙生的苁蓉、甘草等中药材,发展中蒙药生产和健康饮品,延伸健康产业链;生态旅游,打造国家级沙漠公园。

亿利资源集团等正在筹建的绿色丝绸之路基金进展顺利。该基金在今年“两会”期间正式发布,主要投资绿色先行、生态先行的项目,主要聚焦在能源战略项目,并已投资了部分项目。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邓小明介绍,“十二五”期间,科技部通过各类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开展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土地沙化防治、三江源土地沙化防治等防沙治沙技术研发与示范,相关技术成果在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等得到应用,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500万余亩。

在沙漠化防治资金投入方面,国家林业局表示,林业部门研究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继续增加荒漠化防治资金投入;研究建立荒漠生态补偿政策,对因保护沙区生态而丧失发展机会的,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调节沙区生态保护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金融扶持和税收减免政策,研究建立防沙治沙奖励补助政策,实行以奖代投。

点击进入专题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