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祖康:丝绸之路必须是绿色的

发布时间: 2016-10-09 15:26:3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 作者: 魏博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丝绸之路,沙祖康,丝路,植被退化,生态文明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魏博)2015年7月28日,主题为“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开幕。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在论坛作主题发言。

丝绸之路绿色资源受到严重影响

沙祖康认为,本届论坛以"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非常契合时代的需求,也非常符合丝路沿线数十个国家、几十亿人民的共同利益。“古丝绸之路历来就是贯通欧亚大陆的大动脉和主干道,它像一条纽带,将四大文明古国以及古波斯、古希腊等文明联系贯通。”他表示,两千多年来,丝路沿线各国友好往来、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实现了商品、人员、技术和思想的交流。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融,并且极大地刺激和推动了沿线各国、各民族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但非常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看到,战争、过度开发以及其他的人类活动,已经非常严重的影响了丝路的绿色资源,古丝路沿线原有的生机之地化作茫茫荒漠,”沙祖康指出,“现实在不断地警醒世人: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土壤,任何文明都是难以存活的,更遑论经济和民生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将是各国共同责任

"一带一路"连接了亚洲和欧洲,辐射了65个国家,辐射范围内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沙祖康表示,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对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实现消除贫困、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减少国家冲突和地区纷争、抵御恐怖主义袭击。为沿线各国维护国家权益、保持区域稳定、增进睦邻友好、加强政治互信、巩固友好往来等拓展了交流的新渠道和新领域。

但与此同时,由于丝路沿途各国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特别是大部分国家地处内陆,干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比较突出。沙祖康列举了一组数字:根据2011年中国第四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显示,中国西部地区沙化率,新疆达到64.53%、宁夏为43.94%、内蒙古为52.35%、甘肃为44.67%、青海26.58%,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同样中东、中亚多个国家的生态问题也并不乐观,都面临着地下水位下降、草场植被退化、沼泽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困境。他指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无法为丝路开发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的。因此,"一带一路"的建设首先就面临着解决生态危机的重大难题,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构建绿色经济环境将是各国共同的责任,这条丝绸之路必须是绿色的。

沙祖康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快速建立良好的生态建设交流与合作机制。不断加强沿线各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并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建立全球生态治理联盟。特别是需要建立像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这样的平台,使各国可以更有效地分享生态治理经验、展示生态治理技术、扩大绿色文明成果,加大对生态脆弱国家的绿色援助。

二是不断加强技术合作,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应鼓励生态脆弱地区学习先进的生态治理经验,大力引进和创新生态技术,并且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基础行业,特别是节水农业、智慧牧业、复合生态等产业中去,这种整合的方式,可以帮助人类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粮食自足,消除贫困,走出人地矛盾的恶性循环,以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双赢。对此,可在丝路生态脆弱地区建立生态修复示范基地或生态经济特区,先行先试,在取得成熟经验后再向沿路区域辐射。

三是鼓励多重力量参与丝路生态建设。这不仅仅是国家的行为,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生态交流与合作,促进丝路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建议在丝路沿线各国,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增强民众的生态意识,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做成丝路沿线各国人民的自觉行动。政府的意识也应该提高。

“古丝绸之路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生态的变迁史。” 沙祖康指出,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其中最为重要和引人关注的一环,同时也是打造生态丝路、绿色丝路已成为沿线各国的共识。在各国的大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古丝绸之路一定能够重现绿色价值,为人民谋取更多福祉,再现历史光辉。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